远望号测量船队护送嫦娥二号进入奔月轨道纪实

北京时间18时许。“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倒计时准备,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指挥控制大厅。隶属于该部的远望三号、五号、六号船将在无际蔚蓝之中,见证这一激动时刻的到来!

灯火通明的指挥控制大厅内,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清晰显示着从发射场传来的画面。话筒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及各测控点的报告声此起彼伏。30多位身着天蓝色防静电服的航天工作人员,屏气凝神,紧紧盯着显示屏,注视着每一个数据的细微变化。

“30分钟准备”,耳畔传来调度指令,屏幕则显示远望号船正在太平洋某海域以12节的航速匀速航行。这是远望号测量船队自7月中旬陆续出航以来,执行的第四次任务。

“10分钟准备!”

远望五号船指挥所内的空气骤然紧张,一种无形的压迫感突然从四面八方逼来。

作为我国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都是首次执行探月任务。

减摇鳍已经打开,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重达万吨的远望五号船依然渺小得如同一片落叶——随着海水的涌动,船体不停地轻微晃动。

“5分钟准备!”

扩音器的声音在狭小密封的指挥所内回荡,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1分钟准备!”

所有人几乎同时机械性地向前挺了挺身子,双手下意识地撑住座椅。

“10、9、8、7、6、5、4、3、2、1——点火——起飞!”

一团巨大的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火箭托举着卫星稳稳升起,飞向浩淼的太空。

“西昌飞行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厦门发现目标!”

“北京飞行正常!”

……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远望号船的各种数据、信息、画面在不停处理、交换、刷新着。

五号船测控机房。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主操作手蒋宗元。

突然,示波器上一道亮线一晃而过,紧接着一个红亮点窜入屏幕。随着几个干脆漂亮的动作,红亮点瞬即被蒋宗元稳稳锁定在十字中心。

北京时间19时13分。喜讯传来——“长江五号发现目标!”

“长江五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顿时,船指挥所内压抑了许久的紧张气氛一下子放松了。伴随着调度员声音清脆的报告,指挥室里响起一阵掌声,远望五号船成功打响大洋上联袂测控的第一炮。

一条条指令链,源源不断地飞抵茫茫夜空。

在同一海域执行此次任务的远望三号船,此时也正通过巨大的测控天线跟踪着卫星。

“长江三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长江三号双捕完成!”

“三级二次点火!”

海上联袂测控的最后一棒交到远望六号船。

六号船指挥所的左边,大红标语高高悬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正前方的LED屏幕显示着“全力以赴战嫦娥,为国争光立新功”。

中心计算机房、高频接收机房、雷达主控室等各控制室内,身着蓝色防静电服的科技人员紧盯前面的电脑屏幕和目标轨迹显示屏——数不清的红绿亮点不断闪烁,各种信息画面及数据倏忽变更。

19时20分许,雷达主操作手张炯铭双手稳健地操控着方位、俯仰手轮,将亮点拉入示波器中心位置牢牢锁住——目标捕获。

“长江六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伴随着一声声振奋人心的报告声,六号船开始了海上测控之旅……

“三级二次关机,末速修正结束!”

“星箭分离!”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大家屏住呼吸,静候卫星入轨时刻的到来。

“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

“成功了!”激动人心的喜讯连同卫星参数,随着电波飞向遥远的祖国,飞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祖国61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科技日报 周学军 陈国玲 刘海燕 张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嫦娥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