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5月15日上午九时,“2009年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继林、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故宫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理事长盛智龙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门口合影留念,现场气氛活跃。

  “2009年数字博物馆研讨会”是继2005年和2007年两届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之后,为继续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推动数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和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共同承办的又一次盛会。此次研讨会作为2009年北京科技周和世界博物馆日的重点活动之一,引来多方关注。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信息技术、博物馆(科技馆)界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交的70多篇论文。与会代表围绕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的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发展的多样性与技术实现;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的建设技术与规范;数字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展陈技术的应用等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研讨会为期两天,分为大会发言和分组研讨两部分内容。

  15日大会发言期间,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伟、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主任肖云、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张浩达、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副理事长刘英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博物馆的科学发展与实践做了精彩的报告发言。

  16日上午,按照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科学发展理论与标准规范;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展陈技术的应用;数字博物馆(科技馆)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不同议题,分为三组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内容囊括了对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设宏观层面的全局思考以及微观层面的具体实践。在宏观层面,大会报告介绍了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剖析典型案例,探讨目前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在微观层面,各参会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实践,归纳总结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科学发展与实践,从博物馆网站到为公众提供的文化展示平台,从单一专题的展览到综合服务的博物馆平台,从手指触摸的键盘到几千公里外的博物馆实地都可以尽收眼中,从丰蕴的中华文化到高新的科学技术都包揽在数字博物馆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本次研讨会代表了国内数字博物馆(科技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对研究我国目前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的现状和推动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的科学发展都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设成果的展览、展示。来自信息技术、博物馆界、科技馆界和科研院所的多家单位集中展示了各自的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设成果。例如多触点数码互动技术提供了多人自然流畅的增强交互;NCITY3D_技术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连接网络形成博物馆社区;主题深度搜索引擎技术使用户快速采集深网信息成为现实;“数字故宫”、“数字圆明园”、“数字科技馆”、“数字首博”、“数字植物园”等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既是对所取得成果的概括总结,又是对未来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发展的期盼。

  16日下午,与会代表集中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对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做好数字博物馆(科技馆)的建设工作。

  “2009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必将对推动首都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设,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加快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来源: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