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前院长:西高穴墓只是“疑似曹操墓”

继徐苹芳先生对“西高穴曹操墓”受到质疑后,昨天,我国著名文博专家、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先生在家中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也提出了对“曹操墓”的质疑。“没有铁证,只能说是‘疑似曹操墓’”,是梁白泉先生的基本观点。

梁白泉虽然没有亲身前往安阳西高穴大墓现场,但从媒体开始报道“曹操墓”以来,他就一直通过电视、报纸密切关注考古的进展。梁老对记者说,从目前公开的报道看,“曹操墓”已经发现了250多件文物,实际上并没有一件出土文物能够有力证明墓主为曹操。

河南考古界对媒体公开列出了认定曹操墓的九大证据,其中称,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是认定曹操墓的最关键证据。这受到了梁白泉的直接质疑,“反过来说,格虎大戟如果是曹操赠送给别人的,然后作为受赐者死后的明器殉葬,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也令人生疑,如果此戟真的是曹操生前用过的,下葬时何必专门标注文字注明呢,这样的做法在考古发掘中很少能遇到。

梁白泉说,从西汉开始,达官显宦去世后,墓中必定会放入象征身份等级的印玺,这是当时通行的一个丧俗。即便不是墓主生前使用的印玺,也会做一个替代品。而在曹操墓中,并没有发现证明墓主身份的印章。从《晋书》记载来看,曹丕称帝后追封曹操时在墓道前是埋有印玺的。

日前,河南媒体报道,有考古队员在一号墓发掘称“传曹操的大印就在墓道外的墓坑里埋着,为曹操下葬后曹丕所埋,已经发掘出曹操生前所使用的一枚印章。”不过,该报道也说,此印章“保存完整,无字有图案”,这对于证明墓主身份,也没有什么帮助。

梁白泉:1928年生,重庆合川人,1951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至今,曾历任副院长、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江苏省民俗学会会长、南京古都学会副会长、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金陵晚报 于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