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1600公尺水深处发现3公尺长鲸落 可维持上万生物体生存

“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1600公尺水深处发现3公尺长鲸落 可维持上万生物体生存

“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1600公尺水深处发现3公尺长鲸落 可维持上万生物体生存

(蜘蛛网eeook.com报道)据ETtoday(魏有德):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日表示,「探索一号」科考船首度于南海1600公尺水深处,发现一个约3公尺长的鲸落,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被认为是鸟嘴鲸。该鲸落附近有数十只白色铠甲虾、红虾、蠕虫以及数只鼬䲁鱼,呈现带状分布,尾部还能观察到有机组织,表示降解时间可能并不是很长。

《新京报》报导,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发现鲸落的中山大学副教授谢伟表示,目前国际上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总量不超过50个,「在南海发现的鲸落,尾部仍然可以发现鱼类在撕扯它尾部的肌肉,可能是刚刚死亡不久的鲸鱼。」谢伟推断,本次发现的鲸落尚处于降解的第一阶段,具有长期观测研究的价值。

据了解,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与海底温泉、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尸体会沈入海底,生物学家称这一过程为鲸落(Whale Fall)。一条鲸鱼的尸体可以成为供养深海生命的食物,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约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海洋中鲸类的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变得稀少,其对深海生命和生态过程以及海洋有机碳循环的长远影响,是目前海洋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关报道:科考队完成任务返航 首次在南海发现“鲸落”

(蜘蛛网eeook.com报道)据东网:搭载了60名科考队员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为期22天的“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及驱动机制”科考任务后,周四(2日)下午返回海南三亚港口。在考察中,科考队首次在南海发现一个3米长的“鲸落”,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该类型生态系统。

“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科考队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副教授谢伟指出,目前国际上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不足50个,这些鲸落根据其降解状态及群落结构,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移动清道夫阶段、机会主义者阶段、化能自养阶段;而位于南海的鲸落,尾部仍可观察到有鼬鳚鱼在撕扯肌肉,表明它尚处在第一个阶段,可能是一只死亡不久的鲸鱼,具有长期观测的价值。

谢伟又表示,深海生物通常是处于食物贫瘠的状况,一头鲸死亡后,会快速沉入海底,将营养物质带到深海,成为深海生命的绿洲,孕育著丰富多样的生命;此次发现对于认识海洋生态系统如何维持深海生命的机制,和深海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鲸鱼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