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古近纪至新近纪气候演化及驱动因素

(a) 新生代全球CO2浓度曲线改自Tierney等(2020)通过综合多种代理指标恢复的全球CO2浓度, 误差为1σ; (b) 新生代全球温度曲线改自West

(a) 新生代全球CO2浓度曲线改自Tierney等(2020)通过综合多种代理指标恢复的全球CO2浓度, 误差为1σ; (b) 新生代全球温度曲线改自Westerhold等(2020)通过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恢复的温度曲线; (c) 模型模拟的青藏高原不同时期的海拔高度

(蜘蛛网eeook.com报道)据EurekAlert!: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成果。

该研究团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古生物科学考察分队的主要力量,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新生代古植物与古环境的研究。植物化石是直观可靠的环境指标,可用来重建一个区域的古气候。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中,古生物科学考察分队发现和报道了大量具有精确地层年代的化石植物群,研究人员通过整合资料,收集了青藏高原地区古近纪和新近纪 (66~2.58Ma) 48个化石点的植物数据,且采用生物气候分析法和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法定量重建了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地区的古气候。

该研究团队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aul J. Valdes教授,Alex Farnsworth博士合作,依托哈德莱中心海气耦合模式HadCM3模型(Hadley Centre Coupled Model version3)进行了古近纪和新近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模拟。还将植物化石定量重建结果与模型模拟结果综合对比分析来探讨这一地区新生代气候的演变。

通过综合对比植物化石数据定量重建、模型模拟和已有的其他代理指标恢复的古气候,结果表明:在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下,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呈现逐渐变冷的趋势。

文章第一作者赵佳港说:“自晚始新世(约35Ma),温度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温度由之前的纬度分布格局转变为由地形地貌主导的分布格局。”

此外,随着青藏高原东北向生长,温度降低和降水减少的范围向高原的东北方向扩展。

该研究可为探讨高原生长与气候变化以及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原标题:全球气候变冷和高原抬升驱动了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气候演变)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气候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