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蜘蛛网eeook.com)据南方日报:恐龙蛋蕴含丰富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不可再生古生物资源。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学者可从小小的恐龙蛋碎片,判断数千万年前的恐龙世界,窥视恐龙的生活习性。

今年8月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王强博士,中国恐龙协会理事、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首任馆长黄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邱立诚等专家来到茂名市博物馆,考察茂名恐龙蛋的发掘保护情况,并针对茂名出土的恐龙蛋进行初步研究。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右一),中国恐龙协会理事、河源市博物馆首任馆长黄东(中)等在茂名市博物馆对出土恐龙蛋化石进行研究。

广东省内恐龙蛋发现地点的调查与研究,对于揭开八千万年前广东省恐龙世界的面纱,揭秘这里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揭秘远古南粤大地,恐龙蛋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恐龙蛋化石。

中国最南端的恐龙“产房”

早在八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恐龙曾是茂名这片热土的主人。1994年至1999年,在茂名市30万吨乙烯生活区、站前路、车上学村、人民南路茂南农业银行建设工地等六处地点,发现了100多枚恐龙蛋,地质年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8000万—9000万年前。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市政府当年通告。

晚白垩世恐龙在我国的“产房”再度南延,茂名成为我国最南端的恐龙发掘地,在国家文物界、广东省内及茂名当地引起不小轰动。199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资奎到现场考察,并到茂名市博物馆鉴定恐龙蛋。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1994年12月6日,国家古椎动物研究所赵资奎教授(左二)到茂名市博物馆鉴定恐龙蛋化石。

事实上,我国是恐龙蛋化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广东是我国恐龙蛋发现和研究较早的省份。王强介绍,在广东省内多个晚白垩世的盆地中发现恐龙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记录。其中,韶关南雄、河源等盆地发现的恐龙蛋数量巨大、种类众多,保存完整,为研究恐龙蛋的分类、恐龙的繁殖习性、恐龙的灭绝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作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重要证据,“黄氏河源龙”的名称,就是由发现者黄东与发现地河源共同组合而成。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当年考古发掘恐龙蛋化石时的场景。

近年来,古脊椎所在恐龙多样性、恐龙向鸟类演化、恐龙灭绝等重大生物事件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如基于我国恐龙蛋的研究,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创立了国际上通用的恐龙蛋分类与命名系统,这也显示出我国恐龙蛋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然而,自上个世纪挖出恐龙蛋之后,茂名的恐龙蛋更多沉寂在博物馆中,市民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少。王强一行人的到来,让茂名恐龙蛋的研究、保护和科普宣传迎来了机遇。此次对茂名恐龙蛋进行研究,有望进一步弄清广东省晚白垩世时期恐龙的古地理分布、繁殖习性等。

寻找远古南粤的蛛丝马迹

除了储量巨大,广东恐龙蛋的分布还有很好的特点:从晚白垩最早期到晚白垩最晚期都有发现,有了丰富的实物去研究晚白垩世广东省内恐龙的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这为研究广东省古地形地貌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次赴茂名考察,王强希望在中国最南端的恐龙“产房”中,寻找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更为翔实的古生物证据。

“整个广东,包括南雄盆地由中生代白垩纪断陷形成的沉积地层和红砂岩层,蕴藏着恐龙繁衍的地质、气候信息。”黄东说,“地球的地层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套地层都产出不同的古生物。”

“初步研究对比发现,河源的恐龙蛋主要富集在晚白垩世早中期,而南雄恐龙蛋主要富集于晚白垩世晚期直到恐龙灭绝时期。通过对这些地点的对比,可以知道晚白垩世时期这些盆地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信息。”王强说,“研究广东省内的恐龙蛋,为研究我国境内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蛋多样性、古地理分布等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当年考古发掘恐龙蛋化石时的场景。

比如,茂名恐龙蛋化石中,就包括了罕见的晶体蛋。王强介绍,这是由地下水携带的矿物质通过蛋壳空隙进入带内空腔,最终结晶形成的,反映了当时恐龙蛋的埋藏环境。“这是以前的‘坏蛋’(未受精蛋),却是现在最珍贵的恐龙蛋。”黄东说。

尽管在茂名发现的恐龙蛋揭示了远古广东的环境信息,但是,这些挖出来的恐龙“宝宝”究竟是属于什么恐龙?还没人知道。

上个世纪参与茂名恐龙蛋挖掘工作的邱立诚说,茂名挖掘出恐龙蛋后,至今还未做定种工作。“这一次,我们也希望请王强博士做详细的分类学工作。”邱立诚说。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邱立诚(右)在出土工地考察。

王强初步判断,茂名发现的恐龙蛋不少于三种类型。包括一种石笋蛋及两种长形蛋。“这就为解密茂名这一地理位置在古气候条件下进行区域性对比提供了实物材料。”

“但是详细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后续根据研究的需要可能还要对茂名市博物馆中保存的部分标本进行数据补充采集,尤其是较为完整的蛋窝,还需要测量恐龙蛋大小、恐龙蛋在蛋窝中的排列方式等。”王强说。

此外,系统的分类学研究也需要全省数据的支持。王强介绍,他正在开展全省恐龙蛋发现地点的系统考察和恐龙蛋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其中,对茂名发现恐龙蛋地点进行考察,并对已发现的标本进行测量和取样,成为研究工作重要一环。

目前,出土的恐龙蛋收藏在茂名市博物馆,还有一些样本送往中国科学院进行深入研究。经专家测定,有一枚恐龙蛋可能含有蛋黄,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极大兴趣,科学家希望从中提取有机质探讨恐龙蛋内容物的本质。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市博物馆恐龙蛋化石展示。

该如何保护和研究恐龙蛋?

恐龙蛋不同于其他的古生物化石,它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承担孕育新生命的重要作用。“因而恐龙蛋赋存的环境都是非常好的,通过系统分析恐龙蛋富集区的古地理、古环境,可以很好地指导人类科学对待大自然的各种恩赐。”王强表示。

关于博物馆标本的保护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做了许多努力,一方面博物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和国内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紧密的合作研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科研成果也促进了科普知识和内容的进一步丰富,通过深入发现和研究标本的科学价值,起到了很好的科研和科普作用。

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茂名市博物馆恐龙蛋化石展示。

“每次馆中政府参观交流,大小活动,我总会第一个介绍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并告诉他们,这是实物。”讲到恐龙蛋的保护和宣传,茂名市博物馆馆长陈朝晖眼神迫切却也有些无奈。

“资金支持和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博科科长杨安歌说。

遗憾的是,20年过去,随着城市建设施工技术的改进,茂名再未发现新的恐龙蛋。随着岁月流逝,恐龙蛋化石也渐渐淡出这座城市的视野。人们只有去博物馆才想起,原来这里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恐龙“产房”。

黄东认为,要继续发掘宣传恐龙蛋的文化意义,让大家来共同关注和参与保护。关于茂名以后还会不会出土恐龙蛋化石,黄东表示,“目前茂名发现恐龙蛋的地层埋藏都比较深,不容易被发现。以后大的工程在施工时,文博部门要给予关注,群众如有发现要及时上报。”(原标题:穿越千万年的恐龙蛋揭开哪些远古秘密?)

【见习记者】李沁
【记者】刘俊
【策划】刘俊
【统筹】张志超 李卓

相关:“中华恐龙之乡”河源 新发现恐龙蛋化石属种

(蜘蛛网eeook.com)据南方都市报:河源被誉为“中华恐龙之乡”,既是恐龙蛋化石主要出土地、馆藏地,也是罕见的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为一体的“龙蛋共生地”。

河源恐龙蛋研究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河源市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人员共同整理馆藏恐龙蛋化石标本时新发现一种恐龙蛋化石属种——网纹副长形蛋。

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博士在河源市博物馆介绍,网纹副长形蛋化石的发现,说明曾有与驰龙类关系比较近的一类恐龙在河源生活。经专家研究鉴定,目前河源已发现共12个蛋种(生物分类基本单元)。据悉,河源是我国第二个网纹副长形蛋发现地。

截至今年6月,在国家级博物馆(二级)——河源恐龙博物馆馆藏的恐龙蛋化石数量已接近2万枚,2004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起至今,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高居全球之首。

河源是我国第二个网纹副长形蛋发现地

7月初,王强与河源市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人员共同整理馆藏恐龙蛋化石标本,从宏观形态进行粗略筛选和归类时,偶然发现了两枚与长形蛋外形相似的恐龙蛋化石标本,而在后期对其仔细观察时,该标本表面的纹饰与长形蛋类的纹饰、厚度均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长形蛋类表面脊状或瘤点状纹饰的典型特征,而是呈现出低矮的网状纹饰,更接近于网纹副长形蛋的纹饰特点。

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标本的准确属种,王强对其进行取样,并由技术人员带回北京进行显微结构切片,发现它的显微结构与此前在浙江天台首次发现的网纹副长形蛋基本一致,因此,该标本被明确认定属于网纹副长形蛋。

这是河源新发现的一种恐龙蛋化石属种,同时,河源也是我国第二个网纹副长形蛋发现地。据悉,在目前河源本地发现并馆藏的近2万枚恐龙蛋化石中,经专家研究鉴定已发现有不少于12个蛋种。

与驰龙类有近亲关系的恐龙曾在河源生活

在研究恐龙蛋化石的过程中,最令人关注与好奇的问题便是: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究竟是属于哪类恐龙所产的?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王强介绍,此次发现网纹副长形蛋的馆藏标本是两枚长形蛋一体,符合长形蛋科两枚一组的代表性特征,根据此前在北美发现的驰龙骨骼与共同保存的蛋壳,产网纹副长形蛋的恐龙被认为与驰龙类的关系较为相近,充分表明河源曾生活过与驰龙类关系比较近的一类恐龙,进一步丰富了河源恐龙蛋化石多样性组成,将为接下来推动河源盆地恐龙繁殖生物学、生物地层学、重大地质事件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挖蛋趣事

曾经有网友说过,“没挖过‘恐龙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河源人”。事实上,被誉为“中华恐龙之乡”的河源确实“盛产”恐龙蛋化石。这么多年来,河源与“恐龙蛋”,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属于地球的古老回忆被一群孩子无意揭开

1995年12月16日,河源城南,啸仙中学的4名学生在建筑工地玩耍时发现一窝化石蛋,表面有凸出圆球,正像是港漫《恐龙战士》里提到的恐龙蛋。

三个月后,此事经由学生家长通知文博单位,广东省两名考古专家赶到现场考察,判断属实。

1996年3月12日,河源市政府通告全城,发起“恐龙蛋抢救行动”,地毯式排查市区红砂岩层,一周内便收集到200多枚。要知道,当时全世界也仅登记发现恐龙蛋506枚。

二十年后,河源落实地方立法权,制定的首部实体法地方性法规便是《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和破坏恐龙化石。

如今,河源恐龙博物馆馆藏恐龙蛋化石数居世界之首,现已超过18000枚,其中80%都是市民发现后直接捐赠到博物馆,或联系专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所得。

河源小学生发现“恐龙蛋”引亿万人围观

2019年7月26日,一则“小学生发现六千万年前恐龙蛋”的词条,攀升到微博实时热搜排行榜第一名,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这一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6亿。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在2019年7月23日,河源小学生张仰喆发现了一窝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这一“重大发现”在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让各路网友好奇的是,一名小学生是怎么认出恐龙蛋化石的?

自1996年邹阳小朋友发现了河源的第一窝恐龙蛋化石起,在河源便接连不断有恐龙蛋化石被发现。对于上至专家,下至市民、小孩皆能发现、辨别恐龙蛋化石,其实源自河源不断优化的恐龙知识科普。

市民在公园散步撞见一窝恐龙蛋化石

2017年8月9日上午,市民黄宇波在源城区老城南湖公园散步时,在园内在建便道上发现疑似恐龙蛋化石。经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黄宇波发现的的确是恐龙蛋化石。

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平均个体直径在10-12厘米之间,均为圆形蛋。

市区挖条沟都能找到几窝恐龙蛋化石

2015年4月19日下午1点半左右,河源市区大同路雅园半岛酒店门前,很多路过此地的市民正驻足围观。此处是大同路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刚刚从马路下面的红砂岩层中,挖出一窝窝恐龙蛋化石。

修复工作

历时3年修复11枚恐龙蛋化石 河源馆藏恐龙蛋化石近2万枚

一窝出土于河源市区东江边、散落的11枚恐龙蛋化石,经过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近3年的精雕细琢和完整拼接,日前被成功修复。记者从河源恐龙博物馆获悉,截至今年6月,该馆馆藏的恐龙蛋化石已接近2万枚,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高居全球之首。

每一枚恐龙蛋化石信息都详细记录在案

“修复一窝恐龙蛋化石需要多人参与,最快也要经过数月时间的精雕打磨,慢一些则需要3年才能完成修复。”迄今已从事25年野外调查、化石修复研究工作的河源恐龙博物馆馆藏研究部副主任黄志青告诉记者,2019年7月23日,河源一名叫张仰喆的小学生和他母亲李小芳在江东新区河紫路附近河边游玩时,意外在岸边裸露的泥土中发现了一枚恐龙蛋化石,并及时报予河源恐龙博物馆。随后,这窝散碎的恐龙蛋化石被带回河源恐龙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

工作人员对这窝恐龙蛋化石进行了漫长而细致、严谨、科学的修复,耗时近3年才于近日完成。黄志青表示,修复一窝完整的恐龙蛋化石需要“精雕细琢”,必须耐心坚持,急躁不得。工作人员要拿着气动枪像牙医一样仔细雕琢,才能慢慢让化石从红砂岩体中更加精准地露出本来面目,一点点地将化石的“历史信息”剔出来。

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目前馆里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料系统,每一枚恐龙蛋化石的尺寸、重量、地点和层位等信息都详细记录在案,像一串串加密符号,等待未来一一破解。

河源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多、种类多样

“经过科学鉴定,2019年7月在河紫路东江边出土并修复的一窝11枚恐龙蛋化石,属于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早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告诉记者,经过对恐龙蛋化石切片鉴定,这窝恐龙蛋化石属于石笋蛋类。据介绍,河源是世界上罕见的集恐龙蛋、骨骼、脚印“三位一体”的“龙蛋共生地”,现已发现的恐龙至少包括5大类群,分别为窃蛋龙类(如著名的黄氏河源龙)、伤齿龙类、暴龙类、甲龙类、巨龙类。

王强表示,河源恐龙蛋化石以数量多、类型多样而著称。“在面积不大的盆地里,河源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多、种类多样,且从地质时代来看,在我国恐龙蛋化石群资源中占有上下衔接的地位。”王强告诉记者,和其他地方在细软土壤中发现的化石不同,河源的恐龙蛋化石主要发现于粗糙的红砂岩中。“河源是唯一发现恐龙拥有一个特殊粗糙‘产房’的地方,恐龙的产卵环境比其他地方更为恶劣。”王强说,这为今后研究河源恐龙生存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反映出这些恐龙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

筹备成立华南地区首家恐龙研究院

杜衍礼告诉记者,河源拥有近2万枚馆藏恐龙蛋化石,为今后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实物依据。为更好地加强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研究,进一步挖掘恐龙文化的开发利用潜力,目前河源恐龙博物馆正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计划同中科院古脊椎所、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河源的资源优势,筹备成立以研究恐龙蛋化石为主的河源恐龙研究院。

王强称,河源恐龙研究院设立,将是华南地区首家专门研究恐龙化石的科研机构。杜衍礼表示,这不仅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培养专业科研人才,为华南地区专业研究恐龙化石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揭开河源恐龙多样性的神秘面纱,解开河源恐龙在生物演化的历史之谜。

综合:南方+、南方日报、南方新闻网、广东发布、河源日报、广州日报等 图片为资料图

相关:穿越千万年的恐龙蛋 寻找南粤的远古秘密

(蜘蛛网eeook.com)据南方都市报:自从1996年恐龙蛋化石首度现身河源之后,河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恐龙蛋化石的主要出土地和馆藏地。2021年7月,茂名市又在市区油城九路附近某建筑工地发现一窝恐龙蛋化石,这是茂名继2001年发现恐龙蛋化石20年后再次发现……查阅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广东三水、河源、惠州、南雄、茂名均不断出现恐龙蛋化石的消息。

恐龙蛋蕴含丰富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不可再生古生物资源。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学者可从小小的恐龙蛋碎片,判断数千万年前的恐龙世界,窥视恐龙的生活习性。

广东省内恐龙蛋发现地点的调查与研究,对于揭开八千万年前广东省恐龙世界的面纱,揭秘这里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为何会成为恐龙的居所?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怎样的?出现在广东的恐龙有哪些种类?揭秘远古南粤大地,恐龙蛋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中国最南端的恐龙“产房”

省内多个晚白垩世盆地发现恐龙蛋

早在八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恐龙曾是茂名这片热土的主人。1994年至1999年,在茂名市30万吨乙烯生活区、站前路、车上学村、人民南路茂南农业银行建设工地等六处地点,发现了100多枚恐龙蛋,地质年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8000万-9000万年前。

晚白垩世恐龙在我国的“产房”再度南延,茂名成为我国最南端的恐龙发掘地,在国家文物界、广东省内及茂名当地引起不小轰动。199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资奎到现场考察,并到茂名市博物馆鉴定恐龙蛋。

事实上,我国是恐龙蛋化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广东是我国恐龙蛋发现和研究较早的省份。在广东省内多个晚白垩世的盆地中发现恐龙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记录。其中,韶关南雄、河源等盆地发现的恐龙蛋数量巨大、种类众多,保存完整,为研究恐龙蛋的分类、恐龙的繁殖习性、恐龙的灭绝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作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重要证据,“黄氏河源龙”的名称,就是由发现者黄东与发现地河源共同组合而成。

近年来,古脊椎所在恐龙多样性、恐龙向鸟类演化、恐龙灭绝等重大生物事件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如基于我国恐龙蛋的研究,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创立了国际上通用的恐龙蛋分类与命名系统,这也显示出我国恐龙蛋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根据恐龙蛋分布特点

寻找远古南粤的故事

除了储量巨大,广东恐龙蛋的分布还有很好的特点:从晚白垩最早期到晚白垩最晚期都有发现,有了丰富的实物去研究晚白垩世广东省内恐龙的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这为研究广东省古地形地貌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步研究对比发现,河源的恐龙蛋主要富集在晚白垩世早中期,而南雄恐龙蛋主要富集于晚白垩世晚期直到恐龙灭绝时期。通过对这些地点的对比,可以知道晚白垩世时期这些盆地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信息。研究广东省内的恐龙蛋,为研究我国境内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蛋多样性、古地理分布等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整个广东,包括南雄盆地由中生代白垩纪断陷形成的沉积地层和红砂岩层,蕴藏着恐龙繁衍的地质、气候信息。地球的地层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套地层都产出不同的古生物。比如,茂名恐龙蛋化石中,就包括了罕见的晶体蛋。专家介绍,这是由地下水携带的矿物质通过蛋壳空隙进入带内空腔,最终结晶形成的,反映了当时恐龙蛋的埋藏环境。这是以前的‘坏蛋’(未受精蛋),却是现在最珍贵的恐龙蛋。

保护和研究恐龙蛋

还需共同关注参与

恐龙蛋不同于其他的古生物化石,它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承担孕育新生命的重要作用。因而恐龙蛋赋存的环境都是非常好的,通过系统分析恐龙蛋富集区的古地理、古环境,可以很好地指导人类科学对待大自然的各种恩赐。

关于博物馆标本的保护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做了许多努力,一方面博物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和国内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紧密的合作研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科研成果也促进了科普知识和内容的进一步丰富,通过深入发现和研究标本的科学价值,起到了很好的科研和科普作用。

遗憾的是,20年过去,随着城市建设施工技术的改进,茂名再未发现新的恐龙蛋。随着岁月流逝,恐龙蛋化石也渐渐淡出这座城市的视野。人们只有去博物馆才想起,原来这里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恐龙“产房”。要继续发掘宣传恐龙蛋的文化意义,让大家来共同关注和参与保护。

参观提醒

广东恐龙化石参观攻略 (注:以上为现已知省内出土恐龙化石馆藏地)

●佛山

收藏地:三水区博物馆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纪元路(三水森林公园南门)

门票:免费

●茂名

收藏地:茂名市博物馆

地址: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北路20号

门票:免费

●韶关

收藏地:韶关恐龙博物馆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南雄土特产一条街陈康路48号

门票:免费

●河源

收藏地:河源恐龙博物馆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南提路龟峰塔下

门票:30元

●惠州

收藏地:惠州市博物馆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市民乐园西路3号

门票:免费

热点问答

如何判断是恐龙蛋化石?

距今上千万年的恐龙蛋化石,科研人员是如何判断恐龙身份的呢?据介绍,蛋壳经过风化后会形成一条黑黑的线,科研人员可凭借蛋壳的切片来研究结构,如蛋壳排列是呈蜂窝状还是纤维状等,推断是食肉还是食草类恐龙;

根据蛋壳的具体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结构,可以判断其具体食物成分,从而对恐龙身份作出判断。还有一个重要的判断点,就藏在包裹化石的岩质上,红砂岩层是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必要条件。据专家介绍,红砂岩层的地质结构,则是白垩纪晚期的地质依据。

恐龙为何偏爱广东?

除了近日发现恐龙蛋化石的茂名,其实河源、南雄等地,都是发现恐龙化石的“大户”。

为什么当时的广东会成为恐龙最爱的安家之地呢?

据介绍,当时南海北部海域都是陆地,广东境内是大大小小植物繁盛的盆地,成了恐龙聚居的乐土。于是,在一些比较大的盆地,如河源盆地、三水-广州盆地、南雄盆地、罗定盆地、茂名盆地等地,恐龙生活得最滋润。因此,省内发现的恐龙化石大部分来自以上地方。

为何河源恐龙化石如此之多?

作为目前全世界收集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区,早在2004年,广东河源以10008枚恐龙蛋化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截至目前,河源馆藏恐龙蛋化石已有近2万枚,仍居全球馆藏恐龙蛋数量之冠。

据分析,远古时期的河源很可能是低洼的沼泽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恐龙繁衍生息。也有地质专家表示,地壳不停运动,如今的三水-广州盆地处在珠三角冲积平原上,因此恐龙化石藏身的红砂岩层多埋藏地下,而河源多山,很多红砂岩层裸露在外,因此更容易被发现。

广东恐龙有哪些种类?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恐龙各种各样,但生活在广东的恐龙是哪种?有电影里的霸王龙吗?

据公开报道,目前挖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形状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圆形,还有一些是手指形的。在广东,大多数恐龙蛋化石都是直径在15~20厘米,而在北方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个头则偏大,达到30~50厘米。

据介绍,目前广东省内已定种的恐龙蛋化石有9类。恐龙化石类型有3类,包括窃蛋龙类、甲龙类、兽脚类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