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首次发现史前居址

    一处青铜时代的圆形半地穴遗址,内有彩陶片、压印纹陶片等……在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对罗布泊地区特种普查中,普查队首次发现了青铜时代人类居址,为该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3月25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瑛向记者介绍了这次重大发现。

    “文物普查队在罗布泊地区一处100平米左右的雅丹台地上,发现了4处遗迹,分布于雅丹台地的东西南北端。其中,北端有一处青铜时代圆形半地穴遗址,直径约4.5米,深约50厘米,内壁平整,其中地穴北端因雅丹坍塌已经不存在。在罗布泊地区发现史前居址尚属首次。”回想起这次发现,李文瑛仍激动不已。

    她告诉记者,在雅丹台地南侧,有盗墓者挖开的两个30—50厘米左右的小坑,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在坑外堆积的土堆中发现有烧焦的碎骨;雅丹台地西侧边缘2x1米的区域内,工作人员又发现有芦苇草、牲畜粪便,部分压在土层之下,旁边散落有十余片带压印纹的夹砂红陶片及烧黑的陶罐底;而在雅丹台地东侧边缘1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内坍塌的土下,不仅发现压有10—20厘米厚的芦苇草和牲畜粪便,其中还夹有木炭渣、烧焦的动物碎骨等。

    除压印纹陶片外,普查队还在雅丹台地上发现了彩陶碎片及1枚石镞、1件石斧、1件石杵和一些草编器残片等。

    李文瑛分析说:“罗布泊北部和西部相邻的地区在大约西汉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都经历过一个发达的彩陶文化阶段,惟独罗布泊地区很特殊。我们知道,罗布泊地区已发掘公元前1500年至2000年左右的小河墓地、古墓沟墓,都只有草编篓,而小河、古墓沟文化之后至楼兰王国之前将近1000多年时间里,罗布泊地区文化面貌如何一直不清楚。这次彩陶的发现,对深入研究罗布泊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继续阅读

    罗布泊新发现文物遗址百余处

    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对罗布泊地区的特种文物普查从2009年的11月开始至12月结束,经过对这一地区古代文物遗存展开的全面调查,已摸清了这一地区古代文物遗存的现状: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00多处,其中新发现100多处,主要有古墓葬、古遗址和木构建筑等。

    这次普查,复查了当年斯坦因曾命名过的一些遗址,又新发现了一批新的墓葬。从普查结果看,罗布泊地区古代文物遗存的年代主要集中在距今3000年至4000年的青铜时代和汉晋时期。 “在这次普查中,不但新发现的数量多,内容也非常丰富。在孔雀河尾闾和罗布泊三角洲一带,普查队新发现了近10处距今3000年至4000年青铜时代的墓葬,其文化内涵与小河、古墓沟文化基本一致。其中有一处墓葬,与当年斯坦因发现的汉晋时期的墓葬,构筑在同一个雅丹高台上,说明当年的罗布泊人追随着自己的祖先同葬在一个地方。遗憾的是,不少新发现的墓葬已被盗掘和破坏。”李文瑛说。

    普查还新发现了数十处汉晋时期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这些洞室墓大都构筑在雅丹高台上,用泥岩直立的特点掏挖而成。墓室内墙壁很平,个别还绘有彩画,内容有人物、动物及生活场景。从部分被破坏的墓葬看,这类墓葬棺具、随葬品规格甚高,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

    据介绍,罗布泊地区的考古在新疆甚至在整个中亚考古学中都占有特殊地位,此次文物普查中一系列的重要发现,无疑为推进“楼兰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新疆都市报(记者温丽娜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罗布泊 史前 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