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古代大象足迹难倒了我们的化石专家团队——我们是如何解开这个谜团的

不寻常的古代大象足迹难倒了我们的化石专家团队——我们是如何解开这个谜团的

不寻常的古代大象足迹难倒了我们的化石专家团队——我们是如何解开这个谜团的。鸣谢:Pexels的Jean van der Meulen

(蜘蛛网eeook.com)据对话(查尔斯·赫尔姆):在过去的15年里,通过我们对足迹和踪迹的科学研究,我们在南非南海岸发现了350多个脊椎动物化石足迹。大多数是在胶结的沙丘中发现的,被称为aeolianites,都来自更新世,年龄从大约35,000年到400,000年不等。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磨练了自己的识别技能,并习惯于寻找和解释足迹——这是一个被称为遗迹学的领域。然而,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遇到一些我们马上意识到是如此新奇的东西,以至于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找不到。

这样一个意外发现的时刻发生在2019年开普敦以东约200公里的De Hoop自然保护区的海岸线上。距离一群化石大象足迹不到两米的地方是一个圆形特征,直径57厘米,包含同心环状特征。另一层暴露在地表下约7厘米处。它包含至少14个平行的凹槽特征。在凹槽靠近环的地方,它们向环弯了一点。我们假设,这两个发现相互关联,并且似乎有共同的起源。

大象是最大、最重的陆地动物。它们会留下又大又深、容易辨认的痕迹。我们在研究区域记录了35处大象足迹化石,以及象鼻拖痕化石的第一个证据。

大象,像另一种大型陆地生物恐龙一样,可以被视为地质工程师,在它们行走的地面上产生微小的推土力。这也可能与大象拥有的一种非凡能力有关:通过产生地震波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可以在地表下传播的能量形式。

我们在2019年发现的特征似乎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一头大象引发了向外波动的波浪。在额外的调查和彻底寻找替代解释后,我们可以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报告说,我们相信我们找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象之间地震地下交流的痕迹化石签名。

大象地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文献记录了“大象地震”和通过次声进行的地震通信。人类听觉的下限是20Hz在此之下,低频声音被称为次声。大象的“隆隆声”,起源于喉头,通过四肢传入地面,属于次声范围。

高振幅的次声(如果频率稍高,我们会觉得声音很大)比高频率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最远可达6公里。大象在这里有优势。较轻的生物无法通过发声产生低频声波。据认为,长距离地震通信可以让大象群体在相当长的距离内进行互动,而且事实证明,沙地地形可以让通信传播到最远。

继续大象和恐龙的类比,我们考虑了大量关于恐龙足迹的出版物。我们只知道一个来自韩国的例子,在一条轨道上展示了可能的同心环,而没有一个包括平行的凹槽。这表明了大象的一些独特之处,即在轨迹中产生同心环,并导致相关的凹槽特征。大象的隆隆声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德霍普自然保护区的场景中,我们假设隆隆声产生的振动沿着大象的肢体向下传播,形成了同心环的特征。它们让人想起在振动的表面撒沙子时变得明显的一些图案。出现同心圆环的表面当时一定就在沙丘表面的下方。平行的凹槽将代表地下通讯的化石痕迹。我们还不确定这块化石有多古老;我们已经把样品送去测试了。

摇滚艺术中的杂音

对科学家来说,大象地震活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然而,那些生活在大象附近的人不会对动物通过振动交流的想法感到惊讶。事实上,敏锐的观察者有时可以感觉到(而不是听到)大象的隆隆声。看来这种知识并不是最近才有的。

我们团队中的岩石艺术专家已经识别和解释了岩石艺术,表明几千年前南非的土著San人欣赏和庆祝这一知识。大象对桑人来说意义深远,是他们艺术作品中的显著特征。一些岩石艺术遗址似乎包含了与声音或振动有关的大象绘画。

例如,在Cederberg的Monte Cristo遗址,艺术家画了31头大象,分成几组。他们处于现实的安排中。每头大象周围都有红线;曲折的线条触及腹部、腹股沟、喉咙、躯干,尤其是脚部。许多曲折的线条将大象与地面联系起来。最细的线离大象最近,每只大象都与这组线相连。这些线依次连接到大象群周围的更宽的线,这些线以同心环的形式向外辐射。

这被解释为San艺术家对大象之间地震通讯的可能的说明。摇晃和振动的感觉,San人称为thara n|om,对San疗愈舞蹈,包括大象之歌和大象之舞,是至关重要的。能量线被称为n|om,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赋予生命的力量,它激励着所有的生物,是所有灵感能量的来源。

我们认为,对大象地震活动的理解需要整合三方面的知识:对现存大象种群的研究、祖先的知识(通常表现在岩石艺术中)和遗迹化石记录。

大象的地震通讯可能会留下化石记录的痕迹,这在以前从未被报道过,甚至从未被假设过。我们的发现可能会刺激这一领域的多学科研究。这可能包括在现代隆隆大象附近的沙地中专门寻找地下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大象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