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降临? 地球上最超现实的神秘闪电现象
2025年4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上空的雷雨云层中出现了「红色精灵」,这是一种出现在高层大气的「瞬态发光事件」。Photograph by Paul Smith
(蜘蛛网eeook.com)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ISABEL SWAFFORD 编译:邱彦纶):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开「红色精灵」(red sprites)、「绿色幽灵」( green ghosts)与「蓝色喷流」(blue jets)等出现在雷雨云层上空的奇特现象之谜。
我们的大气层就像个巨大的电路系统:雷雨是为这个系统充电的电池,而闪电则是在其中流动的电流。 地面上的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劈落或云层深处发光,其实就是这个电路的运作痕迹。 不过,在云层之上还藏着一座秘密的「电气动物园」,其中栖息着「红色精灵」(sprites)、「淘气精灵」(elves)和「喷流」(jets)等奇特光影。
这些童话般的名称,其实是描述在地球高层大气中,雷雨期间短暂出现的「瞬态发光事件」(Transient Luminous Event,简称TLE)。 「瞬态发光事件是种既秘又美丽的现象,和我们熟悉的闪电截然不同,但它们在短暂的一瞬间,连结了气象、太空与电力的运作机制。 这些光影发生在云层上方的高空,几乎悄然无声,多半也难以肉眼察觉,但它们反映了雷雨云中正在发生的强大过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瞬态发光事件的博士生黄海亮(Hailiang Huang)如此解释。
1989年,科学家首次用相机捕捉到这些现象,记录下在天空中一闪即逝的红色闪光。 这些影像后来被命名为「红色精灵」,灵感来自莎士比亚(Shakespeare)《仲夏夜之梦》(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的角色。 随着研究进展,科学家陆续发现其他类型的瞬态发光事件,并为它们取了更多童话般的名字。 直到今日,科学界仍在试图了解这些奇特的现象──它们如何形成? 出现频率有多高? 又能透露多少有关地球大气的秘密?
红色精灵是目前研究者与摄影师最常观测到的瞬态发光事件,这张照片摄于2024年12月的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 Photograph by Paul Smith
摄影师于2023年6月在堪萨斯州(Kansas)拍摄到红色精灵闪电,有人形容它们像是红萝卜或水母。 Photograph by Paul Smith
究竟什么是红色精灵?
就像有人热衷于追逐龙卷风,也有摄影师专门追拍红色精灵与其他瞬态发光事件,搜寻那些夜间雷雨云上难得一见的绝美瞬间。
在欧洲外海与美国大平原上空都曾观测到红色精灵。 但据《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2022年,天文摄影师安杰尔. 安(Angel An)与董书畅(Shuchang Dong)在南亚的一场雷雨中拍摄到105次红色精灵,创下单一雷暴中观测到最多红色精灵的纪录。
「红色精灵是最具代表性的瞬态发光事件。」这篇研究的第一作者黄海亮表示。
这些在空中瞬间闪现的红色光丝,如同细长的树根般分岔延展。 这种现象是由「正闪电」击中地面所引发,产生的电场一路向上延伸至距地表约50到90公里的大气高层。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青藏高原,雷雨活动相当频繁。 剧烈的地形起伏导致大气强烈对流,加上湿润空气翻腾上升,经常形成云层,使这里成为研究瞬态发光事件的绝佳天然实验室。 然而,直到2022年安杰尔与董书畅拍摄到的雷暴影像出现前,当地从未正式记录过任何瞬态发光事件。
黄海亮与其合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气物理学家陆高鹏(Gaopeng Lu)──共同开发出一种方法,能够将安杰尔与董书畅在青藏高原拍摄的影片与照片进行同步比对。 研究团队运用卫星数据与夜空星图,精确校对每一幅画面的时间点,最终成功将约七成的红色精灵影像,对应到触发它们的闪电事件。
对黄海亮而言,这项成果凸显了业余观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这个领域最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它能促成专业科学家与热情业余观察者携手合作,共同探索这些短暂却深具意义的自然现象。」
摄影师不仅捕捉到大量的红色精灵,当时这场高原上的雷雨还伴随出现了更为罕见的瞬态发光事件──「喷流」与「幽灵」。 研究团队辨识出16次「次级喷流」(secondary jets),那是向上窜射至高空、通常呈现蓝色或紫色的强烈光柱,另外还发现至少4次「幽灵」现象,这是种绿色的朦胧光晕,有时会悬浮在红色精灵的上方。
「尽管红色精灵与其他瞬态发光事件在高空中看来幽微无声,实际上它们往往与强烈、甚至具毁灭性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黄海亮表示:「研究这些现象,不仅能满足我们对高层大气的好奇心,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地球上的风暴。」
瞬态发光事件数据库
瞬态发光事件的类型会因发生高度、闪电类型,以及当地大气的化学成分而有所差异,但各种类型的具体成因至今仍未完全厘清。 自2022年起,美国航天总署(NASA)启动名为「Spritacular」(名称结合红色精灵 sprite 与壮观现象spectacular 二字)的观测计画,试图记录各种瞬态发光事件,并广泛征集来自全球数百位业余观察者的观测资料。
「我发现全球有许多民众拍摄到惊人的瞬态发光事件影像,却只零星散见于网络上,科学界多半无从得知。」这项计划的主持人、美国航天总署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大气物理学家布尔居. 柯萨尔(Burcu Kosar)说。 「Spritacular计画因此诞生,希望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打造全球第一个由群众共同建立的瞬态发光事件资料库,搭建起大众与科学界的桥梁。」
美国大平原与中西部地区的雷雨云上空,曾多次出现瞬态发光事件。 这张照片摄于2020年6月19日的堪萨斯州(Kansas)。 Photograph by Paul Smith
这个平台邀请全球民众上传他们拍摄到的瞬态发光事件影像,目前已从近900位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用户,搜集到超过700件投稿。 参与者也能协助分类数据库中的图像,辨识来自其他用户或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拍摄的红色精灵影像。
Spritacular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多样且庞大的瞬态发光事件数据库,因为过往的观测纪录大多只是零星案例。 若能累积够多的观测资料,柯萨尔与她的团队就能开始从中找出潜在的规律与趋势,并进一步研究如「幽灵」、「喷流」等更罕见的瞬态发光事件。
研究地球上的瞬态发光事件,也有助于我们探索其他行星上的大气现象。 美国航天总署的「朱诺号」(Juno)任务资料显示,木星的大气层中也可能出现红色精灵与一种称为「淘气精灵」(elves)的神秘光环。
由于瞬态发光事件本身极为短暂、难以捕捉,柯萨尔与她的合作者──匈牙利地球物理与太空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的瞬态发光事件专家约瑟夫. 博尔(József Bór)──都认为,Spritacular计划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来自社群的参与和贡献。 「我认为,正是这股社群的力量,让 Spritacular 在瞬态发光事件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的影响力。」博尔说。
气候变迁对瞬态发光事件的影响
这项仰赖公众参与的研究计划,也有望协助解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气候变迁是否会影响红色精灵等瞬态发光事件的发生频率?
「由气候变迁引起的全球升温,将影响雷暴的强度与频率,进而导致闪电活动增加,而这些都是瞬态发光事件的前兆,」柯萨尔指出:「虽然相关机制仍在研究中,但瞬态发光事件研究未来有望成为追踪大气变化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研究团队也正与气候科学家与太空物理学者合作,探讨气候变迁如何影响瞬态发光事件在的全球分布。 对黄海亮而言,这是个令人振奋的研究领域:「感觉就像是在探索大气层的未知前沿。 每一次观测,都像是从太空边缘捕捉到一道罕见而短暂的讯号──既令人震撼,也富含物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