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鳐鱼可能正在潜入极深处,以构建浩瀚海洋的心理地图

世界上最大的鳐鱼可能正在潜入极深处,以构建浩瀚海洋的心理地图

世界上最大的鳐鱼可能正在潜入极深处,以构建浩瀚海洋的心理地图。图片由 Justin Henry 通过 flickr 提供,根据 CC BY 2.0 获得许可

(蜘蛛网eeook.com)据Frontiers:许多海洋物种对海洋深处并不陌生。有些动物,如某些鲨鱼、金枪鱼或海龟,经常进行极限潜水,而对于其他物种,这种行为的观察频率较低。

现在,一个由秘鲁、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工作的国际研究小组标记了海洋蝠鲼——最大的鳐鱼物种——以更多地了解这些动物的深潜行为。他们在《海洋科学前沿》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我们表明,在远海,海洋蝠鲼能够潜入超过 1,200 米的深度,比之前想象的要深得多,”在默多克大学完成博士学位的第一作者卡尔文·比尔博士说。

“这些潜水与之后水平旅行的增加有关,可能在帮助蝠鲼收集有关其环境的信息并在公海中航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海底

该团队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四王群岛、秘鲁北部海岸的通贝斯附近和新西兰北部的旺戈罗阿附近三个地点标记了 24 条海洋蝠鲼。他们观察了蝠鲼在 2012 年至 2022 年间的潜水行为。其中八个标签被编程为几个月后释放,在浮回水面后被回收。

“这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试图发现一个带有短天线的灰色小漂浮物体与其他漂浮物和喷气机一起在波浪中摆动,”比尔说。从恢复的标签中每 15 秒下载一次高频数据。16 个未恢复的标签通过卫星传输汇总数据。

总共记录了 2,705 个标签日的数据。在79天里,蝠鲼潜入极深,最高可达1250米。其中 71 次极端潜水(定义为深度超过 500 米)发生在新西兰附近水域。

数据显示,新西兰蝠鲼通常在离开大陆架进入更深水域后一天内开始极限潜水。潜水的特点是阶梯式下降,几乎没有时间在最大深度停留。这表明这些动物潜入这么深并不是为了觅食或逃避猎人,其中一些猎人可以达到相同的潜水深度。

相反,蝠鲼可能会使用诸如地球磁场强度和梯度的变化,或氧气、温度甚至光照水平的变化等线索。

“通过潜入水中并'采样'这些信号,他们可以构建一张心理地图,帮助他们在广阔、毫无特征的公海中航行,”比尔解释道。在地表以下深处取样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在很深的地方,海洋环境比在地表更稳定和可预测。

逐步重新浮出水面和长时间的恢复回到水面结束了这些潜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经常进行长时间的移动,覆盖超过 200 公里的距离。这进一步巩固了极限潜水可能具有觅食以外的其他功能的理论。

深潜

在秘鲁和印度尼西亚,很少有极端潜水记录,这可能是由于蝠鲼习惯留在较浅的沿海栖息地。例如,在四王群岛,海面大多很浅,少数深水走廊相对较短,这使得蝠鲼不太需要寻求导航信息。

然而,在新西兰,海洋蝠鲼正在穿过海底迅速下降的深海栖息地,这使得极端潜水成为可能和必要。

“了解深潜的性质和功能有助于解释动物如何穿越广阔、看似毫无特征的海洋,并将相距数千公里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比尔指出。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使用了相对较少的标签,并分析了行为快照而不是连续轨迹。他们表示,未来的研究应该使用更大的数据集,并确认海洋蝠鲼进行的深潜功能。

“我们的研究强调了迁徙物种对沿海和近海栖息地的依赖程度,强调了在保护它们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比尔总结道。

“它还提醒我们,调节地球气候和支撑全球渔业的深海仍然知之甚少,但至关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蝠鲼 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