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型AIP潜艇

“萨罗夫”号下水前,水兵在艇艏上击碎香槟酒瓶。

“萨罗夫”号潜艇正视图

  海怪“萨罗夫”

  直到2009年初,几张较为清晰且完整的照片出现在互联网上。这些照片被认为是在“萨罗夫”号下水仪式上拍摄的,但在当时未被允许公开。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不考虑故意作假的可能性,那么照片上显示的是一种过去未知的俄制新型常规潜艇。对照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文字报道,该艇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萨罗夫”号。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艘排水量在3000~4000吨之间的潜艇在某个水面上有少许浮冰的造船厂下水,艇艏的圣・安德烈斯旗显示它属于俄罗斯海军。考虑到俄海军潜艇的普遍吨位,我们认为它是一艘常规潜艇(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潜艇)。该艇与著名的“基洛”级常规潜艇很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些都与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文字报道中对“萨罗夫”号的描述十分切合。因此,如果排除照片为伪造的可能性,那么可以认为该艇正是“萨罗夫”号。

  根据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报道:“萨罗夫”号潜艇设计型号为20120型,设计工作早在1989年就已经开始,设计单位是著名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建造工作同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的“红索尔莫沃”企业展开,后交由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完成,首任艇长正是深受器重的谢尔盖・克罗什金上校。“萨罗夫”号艇长72.6米、宽 9.9米,吃水7米,水下排水量3950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外形与“基洛”级常规潜艇很相似,但也略有不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常规潜艇之一”。顺便说一句,“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常规潜艇”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虽然长期占据这把“交椅”的是澳大利亚在瑞典的技术帮助下建造的“科林斯”级,但其实已经有包括日本“苍龙”号和这次俄罗斯“萨罗夫”号等几个很有希望“挑战这个称号”的“选手”。而且随着常规潜艇越造越大,“挑战者”会越来越多,只是它们从来没机会在一起“比大小”。

  从照片上看,该艇的艇艏和指挥台围壳与“基洛”级几乎相同,却与著名的“阿穆尔”级大相径庭。艇体应为双壳,指挥台围壳上没有升降舵,艇身上也没有看到,很可能是在艇身上有可收放升降舵。艇艉虽然没有明确的照片,但从侧面照片上看不到水面上有“十字形”艉舵的上半部分考虑,很可能也是与“基洛”级一样的“T形”艉舵,即“海狸尾”。这也意味着该艇是以“基洛”级为技术基础的,但与后来的“阿穆尔”级没有多少关系。

  当然,照片上的“萨罗夫”号与“基洛”级也有一些很明显的不同:一个是艇身前部两侧的凸起,犹如两个“耳朵”,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的照片上看,都十分显著。我们无从得知里面加装的是何种设备,可能与报道中的小型核反应堆有关,但也可能是一种新型声呐基阵,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另一个就是指挥台围壳后方有一个明显的“龟背”状突起,宛如某些弹道导弹潜艇的导弹舱。虽然也不排除与动力系统有关的可能性,但更大的可能就是某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舱。因为在俄罗斯向印度推销的“阿穆尔”级改进型潜艇模型上,就有类似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发射舱。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继续发展专门的飞航式导弹潜艇的国家,相对于通过鱼雷管发射导弹的“单纯的”攻击潜艇,俄海军更器重具有专门飞航式导弹发射筒组成发射舱的飞航式导弹潜艇,如威力强大的“奥斯卡”级。而随着美国将部分“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为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战术俄亥俄”,可以认为美国也部分接受了“专用飞航式导弹潜艇”的思路。

  根据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报道,“萨罗夫”号将被交付给俄北方舰队,主要用于“担负新动力技术和新武器的试验任务”。北方舰队是俄罗斯海军核潜艇精华聚集之地,随着普京制订的“复兴海军”计划的稳步推行,多艘苏联于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核潜艇被大规模整修和翻新后,重归北方舰队的战斗序列,加上艇龄较短的“阿库拉”级核潜艇也为数不少。而且该舰队的活动海域是深广的北冰洋和大西洋,更适合“真正的”核潜艇,“萨罗夫”号的到来本身并不能增加多少战力,因此该艇以实验为主的说法还是可信的。关于“萨罗夫”号的动力系统、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具体情况,外界几乎一无所知。只能这样说,从该艇外观上的一些特别之处看,其装有小型核反应堆是有可能的。另外,可能还装有某种新型侧舷声呐基阵和导弹发射舱(很可能用来发射类似“宝石”的超音速飞航式导弹和一种反潜导弹)。此外,俄罗斯新研制的大深度通用热动力鱼雷(UGST)和新一代电动鱼雷也极有可能被集成到“萨罗夫”号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