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扶余县发现披毛犀上颌骨化石

吉林扶余县发现披毛犀上颌骨化石

  扶余县大林子镇农民在沙坑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硕大的不明生物头骨化石。经扶余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该化石是建国以来在扶余县境内发现的第二个完整披毛犀上颌骨化石,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记者在扶余县博物馆内见到,这个巨大的化石长83厘米、宽35厘米、高26.5厘米,重量达40余公斤。据了解,这是在扶余县境内发现的第二个完整的披毛犀上颌骨化石。扶余第一具完整的披毛犀化石是1982年在扶余镇郊小窑屯附近发现的,现存于省自然博物馆。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生活在距今10万年到1万年前,体长约5到6米、重量一般是4到5吨左右。扶余县境内曾发现过几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资料显示当时披毛犀和猛犸象曾是人类的狩猎对象。因此根据这次发现的上颌骨化石可推断出在该区域或曾有古代人类活动踪迹,特别是对研究和了解这一带的古地理、气候和环境有很大帮助。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对这个化石进行清洗防腐等处理,准备将来面向群众展出。


城市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披毛犀 上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