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其实是一座活火山

背景

长白山火山

大约6亿年前,长白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从远古代到中生代,地球经历了加里东、海西、燕山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后,海水终于从这片几经沧桑的古陆上退了下去。长白山地区的地壳发生了一系列撕裂、抬升,地下流出玄武岩浆液,沿着地壳裂隙大量喷出。经过三期火山活动,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火山锥。

在距今1.1万-1.5万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长白山火山的喷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据史料记载,公元1014年-1019年,长白山发生了一次“千年大喷发”,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史书对那场大喷发都有记载,喷出的火山灰飘落到1000公里以外的日本,直到现在还能在当地找到当时堆积了4厘米-6厘米厚的火山灰层。

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长白山火山经历了最后一次小规模喷发。据史料记载:

“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

链接

火山“发脾气”对人类也有好处

尽管人们将火山爆发视为一种灾难,但事实上,火山“发脾气”也能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好处。

火山爆发可以创造很多自然景观,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大部分都是火山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和中国的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美景,都是拜火山“发脾气”所赐。

火山喷发而出的火山灰也是一种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因此经常可以见到昔日的活火山脚下如今变良田的景象。同时,火山喷发也为人类提供了包括宝石、金、铜等在内的矿产资源。

火山喷发还有利于降低地球温度。进入大气层的火山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它们在空中形成气溶胶,滞留在大气层中,会产生“阳伞作用”,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降低。


北京日报 记者 王鸿良 通讯员 林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