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花费4579元来预测自己的死期吗?端粒DNA计算人寿命仅为假说

预测寿命,端粒和白发哪个更靠谱?

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与人体的衰老的因果关系。端粒DNA长度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反映人体的衰老情况,就像头发变白也是人衰老的标志一样。

2003年,犹他大学的理查德·考松(Richard Cawthon)率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端粒DNA长度的新技术,并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分析端粒DNA长度与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系。

研究发现,对60岁以上的人群,端粒长度与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呈现相关性。端粒DNA长度人群患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3倍多,患肺炎死亡的风险增加8倍以上。这一重要发现发表在2003年的国际权威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这一研究结果引起广泛重视,后来有很多世界各国其他研究人员的跟进研究,但是在端粒长度与寿命以及衰老相关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分歧。

作为流行病学研究,除了严格的设计和条件控制分组,调查人群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数量越大,其可靠性相对越好。就拿理查德·考松来说,2003年那项研究的调查样本量总共143名,似乎显得不足。

而6年后,他增大了调查样本数量(被调差人数达3075人),结果显示,端粒长度和癌症、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没有任何关系,但被研究对象自身 感觉有些关系,这其实也是否定了他6年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结论。可以说,由这次的样本数量得出的结果与他6年前143人的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相 比,可信度肯定要高得多。

总之,端粒DNA长度与年龄和衰老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反映人体的衰老情况,但是现在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与人体的衰老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衰老,是一个受到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氧化应激或损伤,以及蛋白的糖化作用等,都是重要因素,而端粒DNA长度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和指标,目前还没有研究数据能告诉我们,端粒长度对人整体衰老过程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

人体的体细胞虽然有寿命,但是这些体细胞都在不停地衰老、死亡与更新,这些体细胞的衰老或寿命并不一定能代表一个人的寿命。

由此看来,那种声称依据端粒DNA长度来预测一个人“还能活多久”的说法实在是一种耸人听闻的商业宣传。就像头发变白是人衰老的一个标志,白得越多,往往越显得老。可是,如果反过来,通过头发变白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你觉得靠谱吗?


东方早报 李福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