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神鹰”打击文物盗掘

从盗掘的古墓中找到的元代人骨

从盗掘的古墓中找到的元代人骨

市文物管理局专家讲解游牧民族岩画

市文物管理局专家讲解游牧民族岩画

(蜘蛛网eeook.com)据包头日报:在广阔的达茂草原上,分布有许多古代契丹、蒙古民族的文物和古墓葬。千百年来,它们与宁静的草原融为一体,成为草原古代文明的见证。但近年来,这些古遗址和古墓葬频繁遭受非法盗掘,由于发案地点偏远,当公安、文物部门派人赶到现场时,犯罪分子早已逃窜远遁。如何将这些珍贵的草原文化遗产保护好,借助两起妨害文物管理案件的成功告破这一契机,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与市文物管理处一同携手启动了“草原神鹰”工程。

如今,一只旨在保护野外文物的“草原神鹰”正在达茂草原上高高翱翔,为我们日夜守护那曾经的古老精神家园。

野外文物破坏严重

近日,记者随同市公安边防支队及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来到广袤的达茂草原,在地处草原深处的安达堡子古城遗址记者见到,大小不一的盗坑一个挨着一个,散落地上的瓷器碎片、陶器碎块和石板随处可见。市文物管理处张海斌处长告诉记者,在达茂旗境内共有509处文物点,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似这样被盗墓者破坏的文物点还有很多。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约束,很多野外文物都处在无人管护的状况,这给盗掘文物的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如何对野外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一直是市文物管理处努力探索却难有所突破的现实难题。直到一起盗掘和倒卖文物案的成功告破,才让文物管理部门在这一现实难题上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盗掘文物案告破

2013年5月2日,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成功抓获三名在敖伦苏木古城遗址进行盗掘古文化遗址的犯罪嫌疑人,办案民警顺藤摸瓜,展开全面侦查,最终成功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各类文物317件。

案子成功告破,极大地打击震慑了犯罪分子,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但案子虽然破了,野外文物的保护似乎依然处在一种与盗墓分子打游击的被动局面之中,探讨建立起联合打击盗掘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成为文物管理部门和公安边防部队不谋而合的共同想法。这样的共同想法,也就让旨在对野外文物实施有效保护的“草原神鹰”有了雏形。

“草原神鹰”正式组建

9月29日,包头市边防支队与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共同签订了“警民共建文化遗产保护‘草原神鹰’工程”协议。协议中对野外文物的保护在加强协作,开展联合执法,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对比协议签订前文物保护现状,市边防支队支队长李军告诉记者,这份协议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在于:协议要将我市边防辖区境内所有的文物点纳入到我们边防部队的日常巡逻之中,实现对文物点的常态化巡护,这样,巡护的密度提高也就能及时掌握野外文物最新情况,更能有效遏制盗掘文物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

联合巡查启动

10月16日,包头市边防支队会同市文物管理处对达茂旗境内的重要文物点进行了首次联合巡查。市文物管理处处长张海斌将这次联合巡查视为“草原神鹰”的一次放飞之旅。他告诉记者,野外文物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文物管理部门管理的难点,此次联合巡查是为了让我们的边防官兵了解我们这些地下宝藏的位置和考古价值,为日后的常态化巡逻提供基础信息。

如今,达茂旗公安边防大队已经将文物管理部门提供的34处重要文物点的地理坐标全部输入该大队14台公安边防巡逻车的全球定位系统,“草原神鹰”工程正在达茂草原地区全面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