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朱墓村发现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良渚文化时期聚落遗址——朱墓村遗址

河道与水田

河道与水田

带刻符宽把杯

带刻符宽把杯

石钺

石钺

带刻符陶尊

带刻符陶尊

(蜘蛛网报道)据苏州日报(李婷):从2013年4月初至12月中旬,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区姜巷行政村南的朱墓村一处建设工地中,通过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一个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良渚文化时期聚落遗址——朱墓村遗址。

从朱墓墩抢救发掘找到了更多的线索

2012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昆山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一个建设项目,对姜巷行政村南的朱墓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昆山县志》(光绪)记载:“右通政朱均祥墓在姜巷里南,俗称朱墓墩。”朱均祥为明朝官员,据村民回忆,埋葬朱均祥的原土墩高约5—7米,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80米左右。上世纪60年代村民在土墩西南开辟养殖场,墩上建有养殖看护人员住房,一直到70年代末养殖场被拆除。之前,土墩上部已被平掉,1977年土墩上部再次被平掉;之后,土墩被辟为养鱼场,土墩西部、南部都被部分挖掉。

项目领队、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金龙表示,通过发掘确认朱墓墩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祭坛与高台墓地,前期到工地参观的浙江考古同行曾经表示,按照这个祭坛与高台墓地的规模,这是一个等级较高的遗存,应该有玉琮等重要礼器。

当考古人员在土墩西部继续调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史前文化遗址,通过钻探调查大致确定了其分布范围,并以朱墓村内东西向小路为分界线,把遗址分为南、北二区,南区约5万平方米,北区约9万平方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左右。从今年4月初至12月中旬的南区考古工作共发掘2700平方米,发现了居住址、河道、灰坑、水井、水沟、水田、墓葬等文化遗迹300多处; 其中大部分为良渚文化时期,其次为东周时期,再次为汉代—六朝时期,少量为宋代。出土了罐、鼎、甗、壶、盆、盘、豆、尊等陶器;锛、斧、凿、耘田器、耜等石器;碗、壶、瓶等釉陶器、瓷器与原始瓷、印纹陶以及少量金属器、玉器等,共计800多件。

河道环绕,高台筑就的聚落遗址既讲科学又分等级

由于建设工程已完成了大部分拆迁工作,考古队员在朱墓墩高台发掘结束后,迅速进入朱墓墩西约250米的朱墓村。

朱墓村村东目前有条东港河,不过,考古人员经挖掘又 发 现 了4条 河 道(HD1-HD4),其中HD1位于遗址南区与北区交接处,由东往西再折向南与西部南北向HD2连接,再折南与南部东西向 HD4连接后呈“匸”字形与东面东港河贯通。通过钻探并发掘揭示,证实 HD1、HD2、HD4均为良渚时期河道,而东港河从其位置与遗址的关系,也应属于良渚时期的河道。在此四条河道环绕的区域,是朱墓村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中心,面积约22000平方米左右——聚落以河道为中轴,居住址分布在河道两岸,这是江浙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典型特征,逐水而居是古人的生存技巧与智慧体现。

在遗址南区东南部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时期土台。该土台呈长方形,东西长27米、南北长17米左右,底部东西长35米、南北长28米左右。土台面残存面积500-600平方米左右,堆积分5层,全部为人工取自然土堆筑而成。从土台上部残留的大面积红烧土堆积及分布情况判断,其性质当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人类居住地——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史前社会,需要花费十分庞大的劳力与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工程; 而且已出现等级分化的良渚文化时期,有一定身份或地位者才能在高台上居住或埋葬。不过略感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在上面建起了30多幢住房,红烧土及其上的文化遗存基本被破坏了。

大型单块水稻田和刻划符号证实该遗址文明的成熟与灿烂

朱墓村遗址的重要收获不仅在于其较为完整的聚落形态,一个面积逾60平方米的单块大型水稻田,更是该遗址文明程度较高的实证。

在聚落中心区北部,考古人员发现由东北往西南走向的河道HD3,在HD3南岸相继清理出5块水田遗迹(S1—S5)。水田土样通过浮选均获得碳化水稻和水稻小穗轴基盘,并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植硅体分析鉴定,完全证明为水稻田遗迹。而且比较特别的是,水田遗址S5的面积更是达到了60余平方米——主要作为水稻田灌溉源的河道、水口以及大型单块水稻田的出现,都需要当时的聚落拥有充沛的劳动力、发达的生产工具、初具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

已参与发掘了150余块苏州地区史前水田遗址的丁金龙认为,苏州草鞋山遗址、绰墩山遗址、姜里遗址均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水田(距今约6000年),姜里遗址与澄湖遗址还发现了崧泽文化时 期 水 田(距 今 约5800-4900年),而这次朱墓村遗址又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水田(距今5300年至4200年)。史前不同阶段的水田在苏州形成了一条较为清晰的序列,为研究太湖流域马家浜——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发展与序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突破。

与此同时,两件刻有V 字形符的出土器物,也引起了人们对朱墓村遗址文明程度的高度关注。编号H44灰坑内共出土器物5件,其中的1件宽把杯有非常清晰的V字形刻符; 编号J35水井内共出土陶器6件,其中的陶尊腹部也有清晰的V字形刻符——这是五千年前的先民们用以标识身份与家族的“族徽”,还是记事、表意的最初的文字?这两件文物为学术界一直在攻关的“良渚文化刻划符号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聚落 良渚文化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