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星系多为椭圆星系的理论被推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众多的红色漩涡星系,推翻了红色星系多为椭圆星系的理论,填补了人类对宇宙认知中“迷失的一环”。相关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大多数星系按外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漩涡星系,如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另一类为圆形、橄榄球状的椭圆星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星系的形状与之颜色相匹配,因大部分漩涡星系都由高温的年轻恒星组成,其多显示为蓝色;而椭圆星系的稠密地区基本为年老或死去的恒星,故多散发出红光。

  令人意外的是,由“星际动物园”(GalaxyZoo)引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众多的红色星系均为漩涡星系,驳斥了红色星系多为椭圆形状的理论,这些红色漩涡星系可能就是科学家正在找寻的“有力证据”。

  诺丁汉大学的斯蒂文?班福德博士通过分析斯隆数字巡天探测计划所拍摄的图片,对100多万个星系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为了拥有旋臂,这些星系必须保持正常成长,因而显示为蓝色。由于某种原因,漩涡星系中止了恒星的形成,从而使之由蓝色转变为红色。虽然个中原因仍未破解,但班福德博士认为引发恒星形成停止的力量并非十分强烈,应该是微妙的进程起到了作用,否则精致的漩涡形状也将得以破坏。

  与此同时,由牛津大学的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博士和诺丁汉大学的麦格恩?格蕾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正在进行更为直接的调查研究。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蓝色星系转化为红色星系的区域进行检测,发现了众多的红色漩涡星系,如A901和A902超星系团等。尽管这些星系都显示为红色,但其恒星形成的进程并未完全停止。沃尔夫博士说,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可为我们提供额外的红外波长图像,使研究小组能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找寻更多迷失的“拼图碎块”,破解星系进化的奥秘。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张巍巍)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