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动物馆举办“进化论证据”为主题的特展纪念达尔文

  2009年2月12日,正值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一场以“进化论证据”为主题的特展,在中国古动物馆拉开帷幕。

  8件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展品,分散在展厅的各个角落,它们包括:世界上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海口虫;龟类的祖先半甲齿龟的背甲;长着羽毛的小型恐龙耀龙;中国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始孔子鸟;马演化的重要中间环节——三趾马的前腿;大熊猫祖先——禄丰始猫熊的牙齿;“有腿的鱼”拉蒂迈鱼的实体标本;始祖鸟化石的紫外线照片。
 
  馆长王原博士对《北京科技报》说,这些展品都是博物馆精心选择的带有过渡性质的标本,极好地展示了生物进化中的缺失环节,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连续性。

  在用紫外线拍摄的始祖鸟化石照片上,鸟类祖先原始的羽毛清晰可辨。王原说,1861年始祖鸟化石在德国被发现,它是一种典型的过渡性生物,与现代鸟类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兽脚类恐龙的特征,比如细小的牙齿和翅膀上的爪,这些特征使它成为很著名的进化论证据。“中国人对始祖鸟早已耳熟能详,但我敢说,这里展出的利用紫外线摄影技术拍摄的化石照片,在国内其他地方看不到。这张照片由德国资深紫外线摄影师制作,精美的羽毛可以看得更清楚。”

  由中国古生物学家于2008年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半甲齿龟,被认为是揭示龟甲起源的重要动物,也在这次展览上首次亮相。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淳副研究员,是半甲齿龟的主要研究者,他告诉《北京科技报》:“龟这类动物非常奇特,它们的身体模式和已知的任何陆生脊椎动物都完全不同:解剖其他动物都能看到脊椎和肋骨,但打开龟的甲壳,却看不到这些,它们都已经和背甲融合为一体了。在古生物学界,‘龟甲如何进化出来’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在发现半甲齿龟以前,古生物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龟生活于距今2.1亿年前,它们的样子已经和现代的龟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古生物学家只好通过孵化现代龟的卵,观察胚胎发育来推算龟甲的进化过程,但这只是间接的证据。正是生活在距今2.2亿年前的半甲齿龟的发现,才为探讨龟甲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李淳回忆说,半甲齿龟的化石标本共有3件,是2005至2007年间在贵州省关岭县的农家的建筑废石堆里发现的。“在当时,我能肯定这一定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古生物。拿回研究所以后,我发现这是龟,而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龟。它们的脊椎上刚刚显现出四五块骨化的龟板,还看不出现代龟‘十三块六角’的龟甲;两边肋骨则有明显变宽的迹象,而肚皮上的腹甲已经和现代龟类相差无几了,这就证明了龟的背甲和腹甲的进化不是同步的,腹甲比背甲更早完善。此外,这种龟生有牙齿,而现代的龟是没有的,因此可以说半甲齿龟是一种过渡类型的动物,它代表了龟类早期演化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这次选择的标本,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皆有。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普遍意义。”王原说:“近年来,试图证明进化论不成立的理论层出不穷。一些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其观点之一就是进化论者不能证明‘生命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但随着这次展出的8个证据和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我们正在逐渐填补这些缺失的环节。达尔文的理论受制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确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他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的学说,仍然是成立的。”


来源:北京科技报 马之恒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达尔文 进化论 中国古动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