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数量增加

  记者9日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了解到,通过20余年的保护,许多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的数量出现明显增加。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荒漠之中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尽管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和功能脆弱,各类生物数量稀少,但这些生物代表着其对特殊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

  为此,甘肃省在1987年6月建设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有戈壁、丘陵、盐沼、山地、低地盐生草甸等多种生态环境,以典型的极旱地区动植物为保护对象,其中包括了泡泡刺、红砂、黑柴、珍珠、裸果木等珍稀物种。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杨增武介绍,该地区降水量稀少,全年降水量平均为40毫米,但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面临数量急速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据杨增武介绍,通过20多年的保护,在该保护区内植物种树由原来的346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80种,增加了34种,同时动物的遇见率也明显增加。


新华网兰州9月10日电(记者屠国玺)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动植物 野生 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