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背龙科Dicraeosauridae

我们都知道蜥脚类是巨大的,有长脖子的动物,但是它们里面也有一类长得很奇怪,脖子越来越短,个子越来越小,这就是我要说的叉背龙科Dicraeosauridae

叉背龙科Dicraeosauridae属于梁龙超科Diplodocoidea,和巨大的梁龙Diplodocus有关系,但是和27米到30米长的梁龙不同,叉背龙科最大的属叉背龙Dicraeosaurus也只有12到20米长,而最小的短颈潘龙Brachytrachelopan只有不到10米,可以说是很小的了,而且一般的梁龙超科的脖子都很长,比如重龙Barosaurus的脖子有8米长,而叉背龙科的脖子一般都很短,只有1到2米,最多也不超过3米。

不过体型小不代表不成功,叉背龙科可以说是梁龙超科里面比较成功的一类,在它们那灭大个子的北美洲近亲灭绝以后,叉背龙科成功地活过了晚侏罗世,生存到白垩纪,和雷巴齐斯龙科Rebbachisauridae一起成为梁龙超科里最晚灭绝的一类。

叉背龙科之所以能生存到白垩纪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叉背龙科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这里不像北美洲那样有大量进步的鸟臀目恐龙的竞争,另一个是叉背龙科独特的结构,叉背龙科和雷巴齐斯龙科一样,选择了脖子变短,体型变小,吃地面上各种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和体型巨大的腕龙科,巨龙类的竞争,比如雷巴齐斯龙科最著名的就是“吸尘器恐龙”尼日尔龙Nigersaurus,它用那张吸尘器可以随便把地面上的植物吃干净。

叉背龙科的种类不多,有三个主要属。

叉背龙Dicraeosaurus
阿马加龙Amargasaurus
短颈潘龙Brachytrachelopan

叉背龙发现在坦桑尼亚,体长12到20米,生活在晚侏罗世,是比较早期的一类叉背龙科,叉背龙的特点就是颈椎和前部背椎的神经棘分叉,所以叫做叉背龙。

阿马加龙生活在早白垩世的阿根廷,体长10到12米,和它们的前辈叉背龙相比,阿马加龙的神经棘分叉更加严重,而且神经棘也更长,达到65厘米,有人推测在阿马加龙的神经棘上有皮肤,可以调节体温。

短颈潘龙生活在晚侏罗世的阿根廷,体长不到10米,从它们很短的脖子就可以明白短颈潘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短颈潘龙的命名者Oliver Rauhut先生认为短颈潘龙表明叉背龙科专门食用1到2米高的植物,和大型的蜥脚类不同。

除了上面说的三个属,CCTV直播的宁夏和新疆恐龙挖掘中宁夏发现的恐龙就属于叉背龙科。

(化石网/作者:三千院凪)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叉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