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鸭嘴龙两栖还是陆栖恐龙?

自1964年至今,诸城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先后出土了大量的鸭嘴龙化石,对于长着大大的“鸭嘴”的诸城鸭嘴龙究竟是陆栖性还是两栖性恐龙,考古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古脊椎动物专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专家赵喜进认为,诸城鸭嘴龙脚趾有蹼,可潜水划水,属两栖性恐龙,同时它又是杂食性恐龙。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季燕林则认为,诸城鸭嘴龙脚趾无蹼,完全陆地生活,属陆栖性、植食性恐龙。

两栖 后肢粗长陆地行走 脚趾有蹼可以划水

1972年,古脊椎动物专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在对从诸城龙骨涧发掘出来的一具高8米长15米的鸭嘴龙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后,将它定名为“巨型山东龙”,为鸭嘴龙的一个新属种。

199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著名恐龙专家赵喜进将在诸城发掘出的一具高9.1米长16.6米的鸭嘴龙命名为“巨大诸城龙”,是继“巨型山东龙”之后发现的又一新属种。2007年,赵喜进在《地球学报》上发表的《山东的巨大诸城龙》一文中,给“巨大诸城龙”下了鉴定结论:“属鸟臀目鸟角亚目鸭嘴龙科,因其嘴型似鸭嘴,故称其为鸭嘴龙。它们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前后的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活动于湖泊沼泽地区,以岸边的植物和水中的蚌类、水藻为食物。诸城龙前后肢长度相差很大,前肢短,后肢长,在陆地上主要用后肢行走,前肢辅助;脚趾间有蹼,可潜入水中划水。”

这一结论,与胡承志研究“巨型山东龙”时对诸城鸭嘴龙的鉴定很相近。

胡承志的研究结果为:“巨型山东龙”是两栖性恐龙,又是杂食性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也可捕食水中的螺、蚌和小鱼。

据介绍,两栖性恐龙是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造成形态构造长期变异逐渐适应的结果。由于一些恐龙体重过大,需求热量多,在陆地上受到炎热酷日的照晒,已十分困难和不便,为适用环境它们便开始向水中过渡。因两栖性恐龙大多体长个大,多居深水,这里没有像浅水区那样多的竞争者,这也是它们生存、演化有利的一面。

胡承志、赵喜进两位教授认为,“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的体躯结构可以满足水中生活的需要,特别是颈部细长,鼻孔的位置较高,只要把位于头顶的眼鼻稍露水面,就可以进行呼吸、窥测“敌情”。同时,在游泳时其扁扁的大尾巴可以像浆一样划水,可较长时间呆在水中,以减少食肉龙对它们的侵袭。

陆栖脚趾无蹼陆地生活 牙齿光滑只吃植物

对于“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是否是两栖性、杂食性恐龙,2010年8月中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季燕林提出了异议。季燕林认为,诸城龙脚趾无蹼、牙齿光滑,属陆栖性、植食性恐龙。

在最近出版的《地学前缘》杂志上,季燕林发表了一篇题为《“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研究》的论文。

他认为,诸城鸭嘴龙是鸟脚类恐龙中比较进步的一大类,生活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被茂盛的低山或丘陵地带的陆栖性、植食性、群居性恐龙。

季燕林教授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诸城鸭嘴龙前肢短小,后肢粗壮长大,特别是其后肢到脚趾之间并没有发现存在蹼的任何痕迹。如果诸城鸭嘴龙跳入湖中或走进沼泽地,自身的体重足以将它们陷入湖底或沼泽中。

季燕林教授表示,体躯庞大是诸城鸭嘴龙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它行动迟缓,不善于奔跑,甚至不能跟其它鸭嘴龙那样经常作长途迁徙。于是,他推测出它们大多数一生中只生活在某个小盆地或区域内。

另外,季燕林教授在研究中还发现,诸城鸭嘴龙牙齿轮廓呈矛头形,发育三个棱脊,大多数牙齿的两侧是典型植食性恐龙的牙齿,而不是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的牙齿。尽管以往曾在与恐龙相同的地层内发现过腹足类、双壳类、鱼类等化石,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诸城鸭嘴龙曾以这些生物为食。季燕林教授认为,当时诸城鸭嘴龙的主要食物为松柏、银杏、苏铁、棕榈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以及一些原始的被子植物。

由此,季燕林教授得出了诸城鸭嘴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而不是杂食性恐龙,是一种完全陆地生活的恐龙而不是两栖性恐龙,是一种群居性恐龙而不是独居性恐龙的结论。


潍坊新闻网(秦子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诸城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