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亿年 马门溪龙来到南京

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马门溪龙正在德基广场展出

马门溪龙强健的脚趾

  我是一只来自亿年前的恐龙,名字叫马门溪龙,这些天我的骨架化石正在南京德基广场展出。亲爱的朋友,你知道我的家乡在哪里吗?为什么连专家也弄不清我的性别?我又是怎样穿越时空来这里的?请看看我的故事吧!

  “快看呀,它好奇怪哦,脖子那么长,个子那么大……”才来德基广场没几天,孩子们就成为我——一只巨大的马门溪龙的粉丝。说实话,全世界都有我的粉丝,他们对我抱有一百二十分的好奇,从我的年龄、性别、生活,到我是不是安乐死……我处处感受到人类投来的炙热目光。也难怪,我生活的年代太遥远,那时候,人类还没有诞生呢!

  优雅的长脖子常给我带来小麻烦

  唉,德基广场给我的脚底下怎么放了那么多的沙粒呀?可能是我生活的年代太遥远,人们误会我了!我呀,生活在1.4亿年前,古生物学家说那是晚侏罗纪。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花,我能接触到的植物就是蕨类植物。我把家安在四川盆地,那时候一年四季都很温暖。我的家是一片相对潮湿的沼泽地,不远处就有湖泊、森林,森林一眼看不到头,长满高大的蕨类植物和红木、红杉木。

  每天天不亮,我就饿了,谁让我是恐龙王国的巨人呢!我的体重有60吨,要每天吃300公斤的蕨类植物到肚子里才行。为了树尖上的嫩叶,我的脖子长呀长,越长越长,竟然占据了身体的一半。我身子长26米,脖子就有13米,每次展出,我都亮出我悠长的脖子,这样让我看起来既优雅又充满了灵气。哼,我才不怕被笑话脖子长呢!但脖子太长了也很费事,有的时候稍不留意,我就会被个头相当的树木缠住,有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和一些小树相撞。因此,脖子破了流血的事时有发生。

  最最难受的是,其他恐龙都以为我是天生好吃鬼,因为它们看到我的时候,我嘴巴总动个不停。冤啊!为了维持生命,我要吃好多好多东西,可是嘴巴又小,脖子又太长了,每次吃到嘴里都要好长好长时间才能到达胃,有的时候,食物还没到胃呢,我就感觉饿得慌。为了不让胃挨饿,我就花很长时间来吃食物,每天24个小时,我有20个小时都在吃。

  尽管现在人类已经发现了那么多的恐龙,但是说起我,他们总是充满自豪,夸我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龙”。就因我的脖子特别特别长,占据了身体的一半长度。不是我炫耀,我井研马门溪龙是从古至今生活在地球上脖子最长的动物。

  屁股上的那块骨头能证实我的性别吗

  “快来,你们看,这里有恐龙化石。”自从死后,我就觉得,我被压在岩石底下,肯定永远不要指望再看到太阳了。但1995年的冬天,对我却来说却仿佛是个重见天日的春天。一个老专家无意中发现了我——确切地说,是发现了我被压扁的骨头,它们如今都成了化石了。

  为防止我的化石遭到哄抢,专家们把当初发现我的地方——四川乐山井研县三江镇彭家寨西山进行了围挡。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们手上拿着锤子、小铲子,还有很多特殊工具,在太阳底下忙乎了很久。就这样,专家们花了70多万元,用了三年时间才把我分散在各处的骨骼碎片发掘出来,然后装成300箱运到北京。

  就这样,我又“复活”了,再次出现,我感慨万千。只是,我已经不记得,生前我叫什么?我是不是也有小名?我有几个兄弟姐妹?

  现在,我每次展出都有粉丝会问:“这个马门溪龙是男是女啊?”每次专家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哎,我又不是伪娘,也不是变性,说实话,我也好想好想知道我自己是男是女。

  “都说母恐龙会下蛋,所以屁股边上有一块骨头特别大,但从众多的马门溪龙化石来看,似乎都差不多大小,所以,辨别不出这个恐龙是男是女。”听专家这么说,我也好伤心啊,也许只有妈妈知道我是男是女。但妈妈恐怕早就成灰了。

  那我现在的大名是怎么来的呢?据说,中国第一具马门溪龙化石的发现是在1952年,当时在四川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修筑公路,在大搞土建过程中发现了一具保存不是十分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后来当地的文管所便把恐龙化石运到了北京,中国古生物学的泰斗杨忠健教授进行了研究并以发现地命名,因为老专家口音特别重,他说马鸣溪的时候,总让人误听成马门溪。“马门溪,马门溪”,就这样,在后来的文字记录中马门溪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马鸣溪。虽然至今,发现马门溪龙的马鸣溪渡口依旧保留着。

  我曾经被科学家们改头换面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摆好pose,供人类参观;但在1.4亿年前,每天,我都是从一阵饥饿中醒来,然后到湖泊边喝点水,顺便漱漱口,接着就开始寻找食物了。

  我的脑袋小,嘴巴也小,眼睛看得比较高远,但因为脖子太长,扭动脖子不是很方便。担心遭到小动物的突然袭击,我通常都是一边慢慢往前走,一边甩动我的尾巴,可能无辜遭打的小动物不少。不过,我不是故意的。

  说起我的头,就连古生物学专家们也曾经一度误会了我。曾经,他们以为我的头和美国梁龙一样,是个鼻孔长在头顶,有着一口扁平牙齿的家伙,但事实上,我的牙齿是勺子状的,每一颗都如此,只是不特别对称。我的头骨轻巧、鼻孔侧位、牙齿勺状、下颌瘦长,颈肋细长。

  造成我们马门溪龙不得不改头换面的原因很简单:尽管发现我们马门溪龙化石已经快60年了,但是,每次发现的化石中都没有头,因为,我们马门溪龙的头特别脆弱,被火山、石头一压就被压得支离破碎,几乎找不到了。所以,在40年前,专家们就根据当时的一具马门溪龙化石标本和北美的晚侏罗纪的梁龙进行了比对,并且模仿梁龙的头骨作了复原。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依然能看到我们马门溪龙的脖子上安的居然是梁龙的头,牙齿是扁扁的、棒状的。直到近些年,古生物学家们又在四川自贡的恐龙坟场,发现了保存有头骨的马门溪龙个体,这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个有完整头骨的马门溪龙化石,专家们发现它像极圆顶龙的骨骼,牙齿是典型的勺形齿。这次发现,让马门溪龙不得不面临换头的处境。说实话,我挺佩服古生物专家们的,他们能够知错就改,体现了科学的严谨和自然性。不过话说回来,在人类最早找到禽龙的骨架化石时,曾把脚趾安到了鼻子上。

  现在,你们在德基广场上看到的,是正确的头,我们马门溪龙的头就是长成这样,是不是看上去还有一些古灵精怪的感觉呢?

  体型庞大的我为何总踮着脚尖走路

  你一定看到我柱子一样的腿了吧?为了支撑我的体重,我的腿不仅长,还很粗。只是,走路的时候,因为身体太重,脖子太长,我们往往显得笨拙,也让一些敌人有机可乘。

  你仔细看,我的脚好大好大,每个脚趾都很发达,因为我每次走路都是脚尖点地。你千万不要以为我的身体庞大,足弓就发育不良,会是扁平足,事实上,我的足弓发育很好。而我们脚尖着地的秘密,科学家们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破解的。

  50多年前,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家族中第一只马门溪龙化石的那一刻,他们都惊呆了,他们觉得我们这么魁梧的身材,体重肯定重得怕人。凭借种种猜测,科学家还给我们马门溪龙描绘了生活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我们生活在海水中,尽情地沐浴,为了支撑硕大的身体,我们会游泳,靠浮力支撑体重……这些想法看上去很好,但事实不是这样。我们并不需要在水里生活,无需靠水的浮力来支撑体重。我们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我们的骨骼结构完全可以支撑我们的身体。而且,我们骨关节的连接方式是脚后跟不着地,仅靠脚尖着地来负重。这有些类似于哺乳动物中的趾行式,但走起路来和它们又不一样。

  你们注意到了吗?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副研究员张玉光特意把我的身体有些悬空,脚呈迈步的姿势,他这是想让你们想象我走路时的样子哦。我不是那种连掌骨都着地的,而是“踢飞脚”的样子,这让我看起来是不是有点趾高气扬的感觉?


现代快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马门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