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关岭古生物化石被集体盗挖盗卖15年

花鸟市场的店铺老板向记者展示出售的贵州龙化石。赵惠 摄

  化石盗卖“产业”生态

  盗掘化石的行为,一般不会被举报。

  被举报的事情,大多数发生于当地二道化石贩子之间的互相倾轧。关岭国家地质化石公园执法大队队长李斌说,最近一两年里,有时盗卖化石的人,因为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会互相爆料。万石先生意做得比别人红火,村人因此而嫉妒。这成了后来万家人认为被屡屡举报的重要因素。

  一开始,万华对前来“购买化石”的南都记者很谨慎。万家这样的警惕性,跟当年的刘秀成案和多年来被当地人举报有关。

  那年,前来关岭收购化石的第一人刘秀成的手下叫了几辆大货车,在关岭“很张扬地”收购化石时,被当地执法部门查获。刘秀成栽了后,执法部门追查一块由万石先出售的龙头化石的来路,万石先最终未能幸免。

  执法部门的人来了后,在万家搜走了很多化石,“大卡车装了满满的一车。”万石先至今扼腕。此后,因为旁人“眼红”而向当地执法部门报点(举报),他家连续被当地执法部门搜查了好几次。有的举报人是他们的交易伙伴。交易后,执法大队的人就来万家直接将交易款全部收缴了。尽管如此,万石先并不惧怕再次被当地执法部门搜缴化石。“老子靠这个吃饭,所以我还要做(化石盗卖)。”万石先说。

  刘秀成案发后,大多数化石贩子开始变得低调,“树大招风啊!”从此,万石先一家就将交易场所转移到了贵阳太慈桥的葛家寨。

  在化石盗卖群体中,没有多少化石贩子是团结的。除了少部分由两三个人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外,他们中间大多为互相排挤的微妙关系。当南都记者佯称某一个化石贩子手里的化石如何的好时,另一个化石贩子就会说对方的化石不好,只有自己手里的化石才是最好的。

  在新铺乡,包括万石先家在内的不少农民家庭,在化石盗卖这个产业中,都是举家发力,且各有明确的分工。在万石先这个家族里,不仅万石先夫妇会修理和加工化石,长子万钢和次子万华,小女万萍以及女婿王盛也都会修理和加工化石。

  如果不是母亲周秀英的坚持,万石先的次子万华今天的身份可能不会是关岭县一名乡镇中学的地理教师。他极有可能会成为像他父亲一样在贵州化石贩卖领域游刃有余的熟手。

  除了在学校上课外,万华现在还会在课余与父亲前往黄土塘村或者其他村里卖化石的人那里去选化石。他们一家在化石盗卖生意上的分工是:万石先和次子万华在老家负责物色货源,而在离黄土塘村2个多小时车程的贵阳市,万石先的老伴周秀英和长子万钢以及女儿万萍、女婿王盛接下了他的化石盗卖生意。万钢和王盛负责化石的修理和加工,周秀英和万萍则负责给化石买主联系托运司机。

  每天,他们一家人在贵阳市太慈桥葛家寨的一栋三层楼的大院里,等候贵阳两个花鸟市场的一些化石贩子前去挑选化石,或者受雇其他化石贩子,去修理或加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