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极地的恐龙的生长动态学

澳大利亚棱齿龙类,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

Holly N. Woodward等人在最近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网络版(PLoS ONE)》上发表了研究报告《澳大利亚极地的恐龙的生长动态学(Growth Dynamics of Australia's Polar Dinosaurs)》,Holly N. Woodward等人通过比较澳大利亚出产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化石的骨骼结构,认为这些恐龙很可能通过冬眠度过早白垩世澳大利亚寒冷的冬季时期。

早白垩世阿普第期和阿尔必期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位于南极圈之内,根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当时气候很低,平均温度在−6°C到+10°C。但是古生物学家还是在那里发现了很多小型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骨骼化石,小型鸟脚类恐龙被认为属于棱齿龙类,棱齿龙类是侏罗纪和白垩纪分布最广泛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小型兽脚类恐龙被命名为似提姆龙(Timimus),古生物学家认为似提姆龙属于似鸟龙类或驰龙科。

Holly N. Woodward等人观察发现小型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骨骼都存在间隙的生长衰退,这可能是这些恐龙通过冬眠度过早白垩世澳大利亚寒冷的冬季时期造成的。Holly N. Woodward等人进一步观察了小型鸟脚类恐龙的显微结构,发现它们在幼年是生长迅速,而接近成年后生长逐渐变慢。

Holly N. Woodward等人确认发现这些恐龙具有冬眠的行为是证明恐龙属于成功的生物的一个例子,而且幼年恐龙生长迅速可以让它们顺利在早白垩世澳大利亚寒冷的冬季时期生活。
 

化石网 南京印象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澳大利亚 极地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