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渔民在云林外海捕获一尾约40公分长的黄化四指马鲅

台湾渔民在云林外海捕获一尾约40公分长的黄化四指马鲅

台湾渔民在云林外海捕获一尾约40公分长的黄化四指马鲅

台湾渔民在云林外海捕获一尾约40公分长的黄化四指马鲅

(蜘蛛网报道)据ETtoday:2014年年底台湾渔民许千祥及许秦源在云林外海捕获一尾约40公分长的金黄色的马鲅,经屏东县海生馆研究人员购买后详细鑑定,确认為过去从未见过的黄化四指马鲅。

海生馆表示,马鲅就是一般市场所称的午仔鱼,是台湾西部沿岸常见的鱼种,在台湾共记录有六种,一般可以藉由胸鰭的游离鰭条数目细分為四指马鲅、五丝马鲅或六丝马鲅等。

海生馆指出,一般的马鲅体色偏灰,新鲜的鱼体具有金属光泽,渔民间流行一个鱼类谚语「一午、二鮸、三土魠」,午仔鱼排第一,即使是养殖的午仔也能保有细嫩多油的肉质,是许多饕客的最爱。渔民捕获这尾金黄色的马鲅后,几经交涉最后由海生馆买下进行研究及典藏。

海生馆表示,野生午仔鱼在台湾的四周海域都有分布,主要在西部及南部的沙泥底质地区,沿岸、河口、红树林这些半淡咸水的海域都可以发现午仔鱼,每年秋末至初春是主要捕获季节。由於四指马鲅的体型相当大,因此也是国内主要的养殖物种。

海生馆副研究员何宣庆指出,自然界鱼类黄化的个体算常见,与体色接近纯白的白子或白化个体有些许差异,这些黄化个体多半还是参杂有灰黑色的部份,除了少数会被当成比较珍稀生物来饲养外,很多在市场就直接被卖掉了,不太会特别被保存起来。

何宣庆表示,但是站在博物馆科教展示的功能来说,这类的样本可以吸引更多民眾的注意力,透过让民眾瞭解这些生物,可以有效增加博物馆在科普教育的功能。

何宣庆表示,其实四指马鲅是1902年美国人用台湾的样本所发表的新种,但后来被其他学者归為另外一种四丝马鲅的同种异名,直到日本专家本村浩之教授重新研究才发现台湾的四指马鲅是有效种,但早期日据时代的样本因二次世界大战,早已毁坏不知去向,為了釐清这两者间的差异,於是就指定一尾中研院的样本新模,也才得以将模式產地继续保留在台湾。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马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