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建空间站和月球基地

    随着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在北京时间9月27日下午3时45分成功完成出舱活动,开放的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如果一切顺利,9月28日下午17时左右,神舟七号飞船将带着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

    神舟七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的第二步已经开了个好头。在从现在开始的一两年时间里,自神舟八号起,中国航天人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在此技术基础上,两艘乃至多艘神舟飞船将在轨道对接,组合成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打破美、俄在空间站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历经考验的神舟系列飞船也将逐步改进定型,从原来的“单件生产”变为“批量生产”,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此后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中国将用目前正在研发的“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把一个20吨级的空间站发射入轨。这将是一个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从里到外贴满“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标签的空间站。

    那时将有中国航天员长久地居留于近地轨道上,太空再也不是发达国家的后花园。受此启发与激励,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将通过载人航天活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天文观测、空间对地观测、空间旅游服务、空间加工生产等活动,共同分享人类科技发展带来的利益。

    上述远景并非笔者的痴人说梦,而是作为白纸黑字写在政府政策性文件的2006年版《中国航天白皮书》中。同时写入白皮书的还有探月工程。就在去年底,“嫦娥1号”绕月卫星作为中国第一个飞出地球轨道的应用卫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跨出了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有了“绕月”的探查结果和技术经验,第二步就是把无人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用月球车展开自动探查。探月第三步就是发射往返飞行器,从月球表面带岩石、土壤等样本回到地球。

    根据联合国《月球公约》规定,月球属于全人类。这个天体上有硅、铁、铝、镁、钙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6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地球上十分罕见而月球表面蕴藏丰富的氦-3资源很可能成为未来核聚变电站的燃料。月球的高真空、弱磁场环境十分适合建设天文观测和对地观测的基地。正是出于研究、利用月球资源的考虑,美国在四年前提出了声势浩大的重返月球计划,打算在本世纪20年代由宇航员在月球建立短期有人居住的基地,到本世纪30年代,建成永久性月球基地。提出与中国类似的探月计划并正在实施的国家还有日本和印度等国。可以想象,那时的月球将像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新大陆一样热闹非凡。只是,各国将在国际法的约束下,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月球资源,为全人类造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也将开展载人探月计划。届时,中国的两大航天工程“921工程”和“嫦娥工程”将汇成一股洪流,托举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把五星红旗插上38万公里外的陆地。按照西方观察家的估计,这一幕虽未写入政府规划,但将在本世纪30年代左右变为现实。那时,神舟号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被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代替。它将肩负起把航天员、工程师、科学家和太空游客送往中国月球考察站的任务。这就像今天“向阳红”号科考船定期把人员物资运往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一样。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的一切纷争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探索太空需面对的险恶环境与复杂技术要求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在太空中结成的友谊也将深刻影响小小蓝色星球上国与国关系。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未来飞往火星、飞往小行星的航船上,将出现各个航天大国的代表。而在21世纪初就已占据载人航天一席之地的中国人,必将出现在太空方舟的船员名单中。

来源:荆楚网
作者:赵洋 航天史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基地 空间站 月球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