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证实乳腺癌筛查可能弊大于利

今天于英国医学期刊在线发表的一份新研究提出,对于在英国推行乳腺癌筛查可能弊大于利的说法,它表示支持。

乳腺癌筛查可能引起的危害包括误判为正常(非正常的结果显示为正常)和过度治疗(对那些在患者一生中都不太可能引发症状或死亡的无害肿瘤进行治疗)。这可能是因为癌细胞生长十分缓慢,以至于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就死于其它原因,又或者是因为癌细胞持续休眠或退化。

新研究显示,筛查的弊端极大地抵消了其好处,这一影响可长达10年,在那之后,相关收益才会累积,但是已经比筛查刚刚开始的时候所预计的要少的多了。

1986年的弗雷斯报告为英国引入了乳腺癌筛查。弗雷斯报告在15年的跨度里估算了每一年做了筛查和没做筛查的女性的幸存率,并对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即对生命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衡量)内的成本和效益均做了测算,但没有将危害包括在内。

报告提示,筛查可以将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几乎三分之一,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危害,成本也很低。

自弗雷斯报告发布以来,乳腺癌筛查的危害就被定了论。于是,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对报告结果进行更新,他们将筛查的利弊结合进行一次性衡量,来重新幸存者的数量。

基于10万名年过50、且在参加筛查项目后仍继续存活了高达20年的女性的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形成了这份报告结果。

因为包含了误判和不必要的手术,筛查所带来的益处基本被减半。最好的估计是,在筛查后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净减少高达八年,10年后获得最少量的收益。

而20年后,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净增加开始累积,但是其增长程度远低于弗雷斯报告的预测。

研究报告的作者们表示,需要对非必要治疗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开展更多研究。他们还呼吁,需要提高现有的手段,以便能够识别出最可能因手术而获益的患者,以及帮助衡量手术带来的危害的程度和时间长短。从公众的角度来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意义和影响都需要被更好地阐释和传达给任何一个在考虑筛查的妇女,研究人员补充道。

然而,在上个月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在线版的一份关于法国妇女的研究论文中,过度治疗的程度持续的不确定性十分明显。该论文称,筛查所带来的对入侵式乳腺癌的过度诊断率不过大约1%。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