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新暴龙 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来自芝加哥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土资源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不用于以往所知的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的新恐龙,这一发现意味着,这种特别的身体特征并非是以史前食肉动物体型增大的方式演化而来,相反为了有效地摄食,它们在其统治的白垩纪中是以各种不同的体型出现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参与这一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赵喜进教授等人,赵喜进教授1954年由国家派往莫斯科大学,学习地质、古生物专业。1960年毕业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从事恐龙的研究。赵教授在野外工作几十年,带领考察队先后到云南、四川、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等地进行了大量野外考察,发掘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并发现了铜、煤、石油等矿藏。

据Eurekalert报道,当人们想到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的时候,人们的脑中会想起一小组引人注目的身体特征:一个有着强有力颌骨的特大脑壳、极小的前臂以及像奔跑者那样的肌肉发达的后腿。

而在这一最新的研究中,这种体型小得多的暴蜥状龙身长不超过3米,但却有着与雷克斯暴龙相同的所有特征;它存在的时间比雷克斯暴龙要早数千万年。

研究人员对这种新的小体型的化石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其命名为Raptorex kriegsteini, 并估计它在死亡的时候只是一个年轻的成年恐龙。他们对这一新化石的颅骨、牙齿、鼻骨、脊骨、肩骨、前臂、骨盆以及后腿进行了检查,并将其与在进化上较大版本的暴蜥状恐龙的特征进行了比对。

文章作者Sereno在一则电子邮件的采访中说:“首先,我们对该样本使用了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的准备工具,即在显微镜下使用的最精细的针和气动打磨剂。接着,我们制备了颅骨的模子和铸件,组装了一个铸件颅骨,接着将该颅骨送交芝加哥大学医院做CT扫描,并取得了其口鼻部的横断面… 我们在该颅骨顶部使用了硅胶来浇铸R. kriegsteini 的前脑…最后,我从一个股骨(或叫大腿骨)上制备了一个供显微镜检查的薄切片,并确认了该恐龙生活了5-6年。”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R. kriegsteini的“掠食性骨骼构造”只不过是在其肉食性后代中被简单地按比例放大而且没有什么改动;其后代的身体质量最终比其高出了90多倍。Sereno及其同僚还用这一新的化石提出并描绘了暴蜥状龙在其进化史上的3个主要的形态学阶段。

在两年前,赵喜进教授还曾与徐星等人发现了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他们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二连巨盗龙的骨骼化石,确定了其亲缘关系,并进行了鸟类特征演化分析,这将极大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这项研究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暴龙 中国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