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归秦的深层原因

公元前221年,在经历了齐魏争霸中原、齐秦争强、秦国向东发展等几个阶段的诸侯兼并战争之后,秦始皇终于统一了中国。

对于六国归秦的原因,史学界多归结于商鞅变法、用人得当、战场得胜等法制、人事及军事等层面。按照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商鞅的变法使得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同时“远交近攻”的策略使东扩计划每每得胜。

冯立鳌在《赵武灵王的悲剧》中认为,赵武灵王赵雍以极大的胆识进行了军事、民俗方面的改革和政治上的革新——胡服骑射,生前传位,赵国的气势为之一新。正当他胸怀壮志,欲吞强秦时,却不慎因二子夺位而丧生。年幼的惠文王无法利用他父亲多年经营的军事力量,使赵国失去了对外发展的最好时机。

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过程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战争。张磊在《不得不说的长平之战》中认为,赵国之所以丢掉四十万士兵,关键是两军对峙时赵王草率地任用夸夸其谈的赵括取代了老谋深算的廉颇为大将。在军事上,秦军精心考量、周密策划,攻占了晋东南形胜之地,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尽失地利。如若赵国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未必敌不过秦军。

张磊在《战国四公子的性格缺陷》中认为,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和魏信陵君魏无忌四位翩翩佳公子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①齐湣王欲除孟尝君,孟尝君跑到魏国做宰相,参与六国伐齐。新立的齐襄王畏惧他,只得迎之,他官复原职,但齐国却元气大伤,开始走下坡路。②赵孝成王的宰相赵胜因接纳了韩国奉送的上党城邑,导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③黄歇因曾侍奉楚考烈王为质于秦而拜为令尹,他利用手中的权势聚敛财富,肥了自己,瘦了国家。④在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无疑是最有才能的,公元前247年,他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但其言行却招致了兄长魏安厘王的猜忌,在醉生梦死中了却了生命。

在《楚国败亡探微》一文中,作者认为,楚国缘于政治上的守旧与贪图享受,极端轻视人才。“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楚不用吴起而削弱,秦行商鞅而富强!”异邦人吴起主持变法被杀,国人屈原力图革新被贬,是战国时期迫害人才的最典型事例。

在《齐国为何毁灭》一文中,作者认为,历经七百余年强盛不衰的齐国,在国力达到顶峰之后,转瞬之间衰落得被惨遭瓜分的境地,其原因除了齐湣王贪利灭宋,骄傲自满、残暴不义、滥杀立威,成为六国众矢之的这一表象外,落后与保守的制度,以礼乐治国,以礼仪之邦自诩,百姓羸弱日久,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则是其深层次的原因。

在《魏国的三大致命伤》中,作者认为,轻人才不用贤,轻外交少伐谋,兵益娇将少谋,这三大致命伤无法解决,魏国霸业被取代,终是难免之事。

在《燕王哙让位之乱》中,作者认为,公元前318年,燕王哙表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禅让闹剧”,将君位让给相国子之,直接导致燕国内乱,国力大损,直至被秦所灭。

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 赵世家》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上述所有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在七强诸侯中,秦是最后受封的新兴势力,在文化上属荒蛮落后之地,正是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秦国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也才具有了统一全国的强大文化心理动力。

秦国在文化上的落后,从历史名人的数量分布上可以提供一个佐证。春秋时期,晋21、鲁17、齐15、楚10、吴10、郑5、越5、卫4、秦4、宋3、赵1;战国时期,楚17、齐16、赵16、魏12、燕11、秦10、宋5、鲁5、魏3。秦国都是很靠后的。从典籍上看,说明秦国野蛮、残暴、不得人心的文字记载并不少见。

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七年春,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公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襄公于是始国。

三十三年春,秦国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子乃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三十九年,秦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以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奇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候并。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武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 本纪第五 秦昭襄王、庄襄王》

秦是个偏远的养马国度,因救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其军人的无礼引起周王子的强烈不满。秦王死了,还要别人为其陪葬,引起国人愤慨。山东六国联盟,唯独撇下秦国,只能与野蛮部落为伴。秦王实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的商鞅之法,百姓苦不堪言,三年过后才逐渐适应。周武王感到如果统一全国将死而无憾。秦军在长平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军,真是令人震惊、惨无人道的暴行。

大梁人尉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