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内复活猛犸象?

  原景:猛犸象的冰河世纪

  生活:主宰冰河世纪

  习性:温和的素食主义

  事实上,在萨哈共和国的土地下面,还埋藏了不计其数的猛犸象遗骸。“保守地说,至少有上千头。”萨哈共和国博物馆负责人拉娜女士肯定地对记者说。

  当然,它们中的大多数虽然并不像大卡和小欧这样血肉俱全,但是考虑到它们来自万年前的时空,依然令人震撼。比如还有一头叫“柳芭”的小象——它是一具干尸,但却是如此完整的一个整体,除了没有了毛发和脚趾甲,这头猛犸象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连眼睫毛都清晰可见,仿佛刚刚睡着了一样。

  种种迹象中不难看出,这一片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和丘陵区曾经是猛犸象们的核心分布区。猛犸象家族最早在80万年前,就已在这一地区生活。

  “这是一片干燥、低温的大草原。生长着灌木、香草、草本植物,是猛犸象、犀牛、野牛、野马、麋鹿等更新世哺乳动物的理想生活环境。这一带的夏季平均气温是12℃,冬季零下33℃,平均降雨量180至190毫升。”李建军这样为我们描述当时这里的自然环境:“可能会比现在更为寒冷,但是植被变化应该不大。”

  在漫长的第四纪冰期,猛犸象是这片草原的主宰者。它们浑身长着厚厚的毛发,最长可达到1米。毛发的下面是厚达9厘米的皮下脂肪层。而猛犸象的脚底——根据解剖学家分析,那里几乎不含血管和神经,只有厚厚的肉垫——这些都是猛犸象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而进化出来的。

  习性:温和的素食主义

  在猛犸象巨大的身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巨大的象牙,从它美丽的弧形来看,象牙并无攻击力。“事实上它们性情温和,是纯粹的素食者。象牙只是用来搜寻雪层下面的牧草。”拉娜说。值得注意的是,猛犸象的头后部应该还有一个类似驼峰一样的肉质突起。“这在化石上发现不了,人们是从一些古代岩画中得知猛犸象还有这个特点。”李建军告诉记者。这个驼峰的作用和骆驼的相类似,用来储存大量的脂肪,以对抗漫长而物资匮乏的冬天。

  李建军表示,在夏天的时候,猛犸象还会向南方进行迁徙:“主要是去寻找更加茂盛的植物。根据化石的发现,我国东北也是猛犸象频繁活动的区域,它们最远曾经到达过我国山东一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