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猴绑架幼吼猴震惊科学家

卷尾猴绑架幼吼猴震惊科学家

Howler 5号婴儿坐在幼年卷尾猴背上,在河床的铁砧处使用石器。 来源:布伦丹·巴雷特/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

(蜘蛛网eeook.com)据《大众科学》(劳伦·勒弗):观察动物,尤其是其他群居灵长类动物,可能会令人敬畏。看到非人类物种梳理毛发、喂食或与朋友和亲属社交,这与我们自己的最佳冲动相呼应。知道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和我们一样,这会让人感到肯定。但是,和人类一样,其他灵长类动物也很复杂。有时他们会做一些不那么温暖的事情。  

一群孤立的白脸卷尾猴成员一直在绑架幼吼猴。在15个月的时间里,生活在巴拿马西海岸吉卡隆岛上的五只不同的雄性卷尾猴被摄像机拍到连续几天携带11只不同的婴儿嚎叫器。5月19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的作者表示,至少有四名婴儿死亡,其他婴儿可能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因为没有牛奶,无法逃脱。 

“我们从未观察到这样的事情”

这些跨物种绑架事件是首次在雄性卷尾猴中记录在案。进化人类学家和灵长类动物学家苏珊·佩里(Susan Perry)研究卷尾猴已有35年,她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她说,偶尔会观察到雌性卷尾猴携带、哺乳和抚养其他物种的婴儿,但这些情况是不同的。 

通常,女性的这种行为被描述为收养,被认为是对孤儿或弃婴的回应。这些病例较为罕见且较为孤立。相比之下,Jicarón上嚎叫的婴儿似乎是有目的地接连从细心的父母那里夺走的。 

佩里在接受《大众科学》采访时表示,连续发生11起这样的事件“非常令人震惊”——这一观点得到了《大众科学报》采访的所有专家的认同。 

“我看到这只卷尾猴背着一个咆哮的婴儿,我完全震惊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行为生态学博士生ZoëGoldsborough告诉大众科学》。“我可以看出,这绝对不是其他地方描述过的事情,”她补充道。

[相关:野生黑猩猩宝宝以类似人类的方式与妈妈建立联系。]

杜兰大学灵长类行为生态学家Katharine Jack表示:“在我们的长期研究中,我们从未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她不是研究团队的一员,但也研究卷尾猴。“当我看到它时,我真的很震惊,”杰克补充道。 

这种行为令人不安,尤其是考虑到吉卡隆的吼猴是濒危亚种的一部分。戈德斯伯勒说:“我们都希望它结束。我们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绑架事件为卷尾猴的文化趋势、群体动态以及在聪明、社交的物种中引发新行为的条件提供了线索。 

Goldsborough指出:“它为我们自己提供了一面镜子。”。她解释说:“我们一直在寻找与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我们经常关注积极的一面:我们擅长工具,我们有令人惊叹的语言。但我认为我们也有许多武断的文化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来伤害其他物种。我认为看到这也发生在其他聪明的动物身上,这非常有趣。”。 

卷尾猴文化可能很奇怪

在这些绑架观察之前,这个岛上的卷尾猴种群已经很引人注目了。吉卡隆和附近的科伊巴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些卷尾猴习惯使用石器的地方。  

卷尾猴也以在其分布范围内发展奇怪的社会仪式而闻名。佩里说,研究大陆种群的科学家注意到,猴子会互相戳鼻子和眼睛,互相咬毛,敲伴侣的腹部或背部,把手伸进其他卷尾猴的嘴里。 

卷尾猴绑架幼吼猴震惊科学家

Howler 10号婴儿坐在亚成年卷尾猴背上,在铁砧处使用石器。网格是因为这是一个实验场地,我们在那里收集工具使用产生的碎片。致谢:布伦丹·巴雷特/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

人们认为这些滑稽动作可能有助于测试社会关系的强度。如果你能戳到同伴的眼睛,不打架,那么你就知道友谊是牢固的。但这些仪式也表明,卷尾猴是有创造力的,不断设计新的互动方式。

“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物种,每年都会获得新的信息,”杰克说。“这些猴子总是用这样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惊讶,而且并不总是以好的方式。”

自2017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用相机陷阱监测Jicarón卷尾猴,试图更多地了解它们使用工具的发展和传播。正是在长期观察中,绑架案才首次曝光。 

Goldsborough在2022年1月的录像中首次发现一只卷尾猴抱着一个嚎叫婴儿。最初,它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名为小丑的亚成年(想想十几岁)男性,据记录,他在三个月内一次最多9天内抱着四个不同的嚎叫器。小丑似乎对婴儿没有攻击性。研究作者指出,至少有一次,他似乎温柔地拥抱了一个嚎叫的婴儿。尽管进行了这种护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们的病情逐渐恶化,明显饥饿和脱水,身体越来越虚弱。小丑在其中两个婴儿死后,继续抱着他们至少一天。

2022年9月,记录了三只新的亚成年卷尾猴和嚎叫婴儿。有时他们会关掉谁在抱孩子。至少在几个视频中,有人看到嚎叫的婴儿试图逃跑,然后被卷尾猴携带者重新捕获。这些婴儿被拍到在树梢上向嚎叫的家人呼喊,来回交换痛苦。

嚎叫的婴儿都没有表现出外伤或攻击的迹象,但新一批卷尾猴携带者,都是亚成年或幼年雄性,似乎比小丑对婴儿更漠不关心。他们似乎很生气,就拍打和咬婴儿,并在搬运时使用石制工具,无视婴儿的安全。 

保姆变坏和其他绑架理论

虽然研究人员不能确定,但Goldsborough假设小丑最初的嚎叫者绑架事件是由一种误导性的养育冲动引起的。杰克和佩里都认为这是可能的。众所周知,年轻的雄性卷尾猴会参与“同种异体育儿”(又名保姆)。他们会抱着卷尾猴婴儿,和他们玩,或者把他们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杰克说,在几乎所有情况下,这些更常见的互动都是短暂的,持续时间不到20分钟左右。然后,孩子们回到妈妈身边。大多数情况下,亚成年男性对男婴特别感兴趣。佩里补充道:“他们正在培养这些小男孩成为他们的初级助手。”。 

这种照顾下一代的愿望可能是小丑抱起他的第一个嚎叫宝宝的原因。但她说,更具攻击性的后续事件似乎不是出于关心的欲望,而更像是一种时尚。“通过许多文化行为,你可以看到,创新可能与后来采用它的人的动机相去甚远。”

简单地说,一旦其他青少年看到他们的一个同龄人带着婴儿嚎叫器,这似乎是一件很酷的事情。Goldsborough将其描述为“为了携带而携带”,并将其比作配饰或类似于孩子们如何在罐子里捕捉闪电虫。她说,即使这是结果,其意图也不一定是伤害。

佩里和杰克还将绑架吼叫者背后的潜在动机与养宠物进行了比较。佩里说,也许“他们喜欢有东西来梳理和弄乱”。但灵长类动物学家都表示,猜测伴随着很大的警告,涉及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拟人化。  

Goldsborough和她的同事提出的另一个理论包括,携带可能是年轻男性避免群体中其他人对抗和攻击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在狒狒中,雄性通过与雌性或婴儿交往来转移冲突,这种策略被称为“激动性缓冲”。尽管佩里认为这不太可能,但考虑到摄像机捕捉到的一些互动。 

她说:“这不是这里发生的事情。如果它们怀着孩子,它们会受到更多的攻击,因为其他猴子也会想要它。”她指的是一些记录在案的其他卷尾猴攻击携带者的情况。 

无聊滋生了跨物种犯罪

科学家们希望收集更多关于该群体内部社会关系的数据,以及对吼叫者种群的观察,以更好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论绑架背后的具体动机如何,这种行为都突显了什么类型的环境可能会产生创新。需求不一定总是发明之母。有时只是有足够的空闲时间。 

在吉卡隆,岛屿环境可能会增强灵长类动物尝试新事物的天生动力,比如使用工具,不幸的是还有绑架。其他被困在岛屿上的动物种群也表现出创造性行为的倾向。例如,新喀里多尼亚的乌鸦会制造钩状的觅食工具。

岛上的卷尾猴没有哺乳动物捕食者,这意味着压力更小,自由度更高。它们在森林地面上花费的时间比大陆的同类多得多,表面上是因为落叶层中没有潜伏的美洲虎或豹猫。无论好坏,岛上的生活都相对悠闲。Goldsborough说:“一些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实际上可能是空闲时间和无聊。你是一只非常聪明的动物,但你受到的刺激非常不足。”。“我认为这与人类进化以及人类如何获得伟大的想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者,不是那么伟大的想法。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吼猴 卷尾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