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化石爱好者俱乐部活动

  昨天上午,南京古生物化石爱好者俱乐部一行30多人,在东郊湖山进行了一次野外化石采集活动,大家亲手在古生代的地层中挖出了很多珊瑚化石:形态各异的珊瑚化石亲口告诉我们,2.5亿年前的南京及其周边确实是一片汪洋。

  8岁小同学发现珊瑚化石

  今年3月6日,南京古生物化石爱好者俱乐部正式成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俱乐部已有近200名成员。为了更好地让化石爱好者了解古生物化石的知识和古生物学家野外的工作情况,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特别组织俱乐部成员进行了一次野外科考活动。上午9点,一行3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汤山开进,其中最小的8岁,最大的72岁。

  在出发之前,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冯伟民馆长介绍了南京地质方面的相关情况,当他提到“2.5亿年前,南京还是一片汪洋”时,很多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表示怀疑。冯馆长也没有多作解释,只是号召大家亲自动手找证据。

  很快,30多人的队伍便抵达了湖山。队伍中三名来自琅小一年级的8岁小朋友特别兴奋,不等专家介绍,便拿起随身携带的小铁锤去挖“宝贝”了。一块有着很多管状物的化石居然被其中的一个小朋友率先发现。经过冯馆长的亲自鉴定,确定这就是管状群体珊瑚化石。过了没多久,更多的、完整的珊瑚化石被大家陆续发现,其中一个小姑娘在一个小山丘的顶部发现了一块比较少见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单体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证明南京以前是海

  为什么说珊瑚化石能证明南京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呢?冯馆长告诉记者,无论是古代的珊瑚,还是现代的珊瑚都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

  由于在南京周边的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珊瑚化石,因此科学家们就能借此推断出远古时代南京地区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我们发现化石的这片岩层属于二叠纪早期,也就是2.5亿年前-3亿年前,当时南京周边应该是一片浅海地区,深度在50米-200米之间,而且气候比较温暖。”冯馆长告诉记者,目前业内普遍认为,2.5亿年前的南京及其周边当时不仅是汪洋一片,而且位置更加靠近赤道,因为珊瑚广泛生长在30℃左右温暖洁净的水域中。

  南京曾经历过三次海陆交替

  据介绍,科学家们通过对南京近7亿年来地质历史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7亿年之间,南京曾经经历过三次海陆交替。“最早的一次浮出海面成为陆地大概出现在泥盆纪,距今3.6亿年-4.06亿年,也就是古生代中叶期间。

  第二次大概发生在晚二叠纪,距今2.5亿年-2.9亿年。

  “南京第三次成为陆地是三叠纪(距今2.03亿年至2.5亿年)晚期,从那之后一直延续到今天。”冯伟民介绍。

  事实上,湖山的地层剖面仅能反映南京7亿年地质演变史的一小段,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南京地质历史,你可以前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内的一条“上山之路”按比例真实浓缩了南京7亿年来的地质发展史,“一个台阶跨越1000多万年,你可以在那里了解更多的南京海陆变化史,在每一段地质时期我们都配备了南京当时的代表性化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冯伟民介绍说。


作者:仲永
来源:南京晨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