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是真正的白垩纪恐龙公园

 5月7日,莱阳金岗口村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恐龙化石,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之后,莱阳又一次重大的科考发现。图为6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技术人员在2号恐龙化石发掘地工作。(本文图片均由记者于启波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右)在2号恐龙化石发掘地向威海晚报记者潘翔介绍情况。

这是在2号发掘地拍摄的一个目前暴露在外的最长的一块恐龙骨骼化石。

  5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莱阳市国土资源局和莱阳市博物馆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恐龙科考队,在金岗口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区,对恐龙化石进行试探性科考发掘时,发现了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还发现了包括腹足类、贝类、龟壳等在内的湖泊生物化石。专家们称这里是恐龙化石富集区。

  这一发现,距离上世纪50年代,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因发掘出包括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棘鼻青岛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时隔半个多世纪。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汪筱林表示,发掘地的地层保存非常完整,化石分布富有规律。可以说,莱阳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垩纪恐龙公园。

  探访:每迈一步都可能踩中化石

  6月3日下午1时许,记者一行沿莱穴路驱车赶往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在通往金岗口村的路口处,竖立着一块刻着“莱阳市金岗口恐龙化石遗址保护区”字样的石碑。

  “我们马上就要看到的是1号发掘地。1951年,新中国出土的第一具完整的棘鼻青岛龙化石就发现在这里。”莱阳市委宣传部网络办的李庆盛说。随后,他带我们来到发掘现场。1号发掘地位于一个山沟,地势北高南低,中间凸起的部位被一块巨大的塑料纸覆盖。南侧露出褐色、绿色和红色不同颜色的地层。

  负责看场的金岗口村民闫德君迎了过来。他指着现场说,当年第一具棘鼻青岛龙就是在这里发掘的。

  在现场,多处地块上面放着干燥纸,上面还压着一块石头。“那是化石,都小心点,别踩坏了。”闫德君提醒说。出于好奇心,记者拿开干燥纸,果然露出尚未发掘出来的恐龙骨骼化石,表面呈灰褐色。

  随后,闫德君掀开塑料纸,一块长几十厘米的化石藏在岩层中。“汪筱林研究员告诉我们,这是恐龙的腿骨,距今约七八千万年。”闫德君说。

  2号发掘地位于1号发掘地东约2公里处,是由汪筱林研究员认定的。

  记者看到,发掘现场面积有200平方米左右,其北面和东面均拉上了警戒线。以北的农田里长出了玉米的幼苗。

  由于这块地以上2至3米的土层被取走,裸露出了红色、紫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土层,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农田五彩斑斓。

  而在发掘现场西端,因落差大,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颜色不同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是褐色、白色、黑绿色、紫色和红色。

  负责看场的于世明特意把我们带到发掘现场。“在这里,每迈出一步都有可能踩到化石,你们要特别小心。”于世明一再嘱咐道。

  同样,在发掘现场的中部,被一块大型塑料纸覆盖着,四边有石头压着。“2号发掘地发现的化石比1号多得多。”于世明说,为防止化石的风化,汪筱林研究员特意嘱咐用塑料纸盖着,对化石进行保护。

  记者掀开东南角的塑料纸一看,在1平方米范围内,竟然有包括恐龙大腿骨、肋骨、跖骨和恐龙牙等在内的12块化石。不仅如此,在2号发掘地还发掘了腹足类、龟壳、贝类、蛋壳等化石,密度非常大。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白垩纪 公园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