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象之谜

  生活在亚洲,却可能是非洲象祖先

  猛犸象有可能一度和淮河象在世界上并存过一段时间。除了猛犸象,在淮河象存在的这个时期,还有东方剑齿象和亚洲象等象种。但这些种类的古象并存的时间并不长,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古象品种渐渐就消失了,而能够从那时候延续至今的,亚洲象是其中一个。

  有专家说,淮河象很可能是亚洲象的直接祖先。郑龙亭说,这涉及到象的起源、演化以及迁徙等问题,从块头来看,淮河象是高大的大块头,“我们馆的淮河象牙化石就有4米长,那脑袋得要多大啊?如果不是个大脑袋,肯定支撑不了那么长的门牙。光个头来看,4米多高,一层楼还不止呢。这么巨大的个头,倒是非洲象更接近一些。因为非洲象也是大块头。而亚洲象,在它们面前那就显得‘娇小’了。亚洲象成年公象也就3米多高,非洲象体形大过于亚洲象,扇子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5米,比亚洲象的大。”

  在郑龙亭看来,也许淮河象和非洲象的某些基因更接近一些,但是不是亲缘关系很难说;而和亚洲象之间,似乎反而没有那么“亲近”。“只是,亚洲象和淮河象曾经一度同时期生活过。”但为什么亚洲象存活下来了,而淮河象却没有呢?

  蹊跷的种群绝灭,可能和长江有关

  和恐龙蹊跷灭绝一样,淮河象种群的绝灭,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确切说出原因。于是,淮河象的灭门之灾流传了多个版本。

  有的揣测说,和恐龙灭绝一样,淮河流域在10万年左右,温度一直很好,森林、植被……到处都郁郁葱葱。虽然淮河象的敌人很多,但它们很团结,遇到攻击,公象会用门牙毫不留情地刺穿敌人的肚子,让敌人找不到机会。但气候突变,或许让它们遭遇种群绝灭。原本一年如春的气候,突然变得奇冷无比,由于身上没有长毛,不能抵御寒冷,它们又不是冬眠动物,最后只有被活活饿死。

  又或许,它们和恐龙一样,也曾经遭受了口粮之灾。“动物越来越多,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可以吃的植物越来越少,所以,它们被活活饿死了。”在中国恐龙网上,网友们对淮河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网友说,淮河象是大块头,也是“大胃王”,没有大量的食物喂不饱,在淮河象存在的后期,淮河流域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原始森林、河流渐渐没了,而长江也开始形成,阻断了南北的通路,给它们迁徙、觅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它们就这么被饿死了。

  “为什么亚洲象能活下来,淮河象却种群灭绝了呢?淮河象的灭绝可能和人类在全新世对自然的改造有着不小的关系,但在这种气候的变化中,亚洲象所依赖的环境(如亚热带雨林)始终都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幸存也是可以想见的了。”不过,这位网友的说法没有得到网友们的完全认同,有的说淮河象的灭绝还是和人类捕杀有很大关系。而非洲象和亚洲象能存活下来,除了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外,也和它们生存的环境人类不容易到达有关,从而躲开了人类的猎杀,才让它们幸存。

  总之,在这场与自然环境战斗的过程中,淮河象算是失败了,它们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至灭绝。历经沧海桑田,直到几万年后的某一天,地球已经被一种全新的人类所主宰,在这些人类的一次改造地球时,淮河象的遗体又重见了天日,并被拿到博物馆供人参观。

  为逃避人类滥杀,如今大象不敢长象牙

  大象一直被视为人类的朋友,它们温顺可爱的性格博得人类的好感。在一些资料中,说大象是非常重感情的,为了不给象群增加负担,一些年老体弱的象,它们会悄悄选择离开。趁象群在散步的途中,老象的步子越放越慢,直到所有的象在眼前消失,然后,老象选择一个山洞,钻进去,不再出来。就在山洞中孤独地饿死。

  郑龙亭说,他确实看过这样的记载,但淮河象是不是也会这样?由于没有这样的确切记载,所以,很难判定。“不过,就现在看来,现有的大象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比如非洲象,公象原本都是长门牙的,这种门牙可以起到攻击敌人、保护自己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非洲公象都不长象牙了。”而赞比亚卢安瓜国家公园的科学家在1995年的论文中就提到,公园中不长象牙的大象,比例从1969年的10.5%上升到了 1989年的38.2%。

  为什么公象不长象牙?就因为虽然象牙是国际违禁品,但为了谋财,偷猎者往往顾不了那么多,大肆偷杀公象,以获得象牙。为了生存,一些公象本能地不长象牙了,因为没有象牙,这些公象很难获得异性的青睐,后代也渐渐变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现有的大象也会变成将来的“淮河象”,我们只有到博物馆里才能一窥它们的面貌了。


现代快报 胡玉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