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新世界

  角龙初现

  论证大陆板块漂移说

  不仅仅是恐龙足迹和化石群的“规模效应”,令科考队员更为兴奋的是新物种的发现。在各处的化石点,暴龙、虚骨龙、鹦鹉嘴龙、甲龙化石的陆续出土丰富了诸城的恐龙属种。其中,中国首个角龙化石的出土意义非凡。

  在臧家庄化石点,负责挖掘的村民们拿着一块从没见过的骨骼化石来找专家,这块化石的形状和部位都非常奇特。“不要小看了当地的村民,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好多人参与过两次挖掘工作,对恐龙化石小有研究。”王海军这样描述挖掘现场的技术人员们。闫团祥也告诉记者,化石点附近的村民们,有好些都特别痴迷恐龙化石研究。有一位60多岁的孙哑巴,连续三次参与了化石发掘工作。在发掘工地上,做起活特别精细,能清晰辨别出每一块化石的骨骼,“这些人对新属种化石的判定都是非常敏锐的。”

  土专家的直觉果然准确。科考队的队员一见到化石就兴奋了起来,“这是一具非常完整的大型角龙化石颈盾,在中国很罕见”。角龙是一种鸟臀类草食性恐龙,头大而长,且头上都有数目不等的角。它们在晚三叠纪由假鳄类进化而来,至晚白垩纪绝灭,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角龙在中国是一种传说性的恐龙。在此之前,中国只发现了较古老的原角龙化石。而大型角龙化石只在北美地区有所发现。

  随着越来越多同属种角龙科化石的出土,徐星将它们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它们的头骨长度超过180厘米,宽度至少105厘米,头前部长有一个超过30厘米长的粗壮的角;在头后缘,长有超过10个弯曲的角。 “它们属于尖角龙科。这是角龙科的两大类群之一,尖角龙类群的身材相对较小,而另外一类开角龙类则体型较大。诸城中国角龙是已知最大的尖角龙类之一,大小更接近开角龙类,缩小了这两类角龙的大小差别。”

  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发现新属种的问题上。“只在南美发现的大型角龙化石也在中国出土,这说明两者之间有迁徙的可能性。中国的角龙在中白垩纪时可能横越现在的白令海峡抵达北美洲,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再次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更有趣的是,人们过去都认为大型角龙起源于北美地区。诸城角龙科化石可能会打破这样的论断。“大型角龙很有可能起源于亚洲。”徐星用人类非洲起源说的观点做类比,“在角龙的演化历史当中,我认为,角龙是从亚洲迁徙到北美的,而且不止一次,这有可能和其他一些恐龙类群的迁徙模式是一致的。”


第一财经日报 徐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