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第13次年会在武昌开幕

昨日,中国考古学会第13次年会在武昌开幕,来自全国文物考古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三峡考古发现与研究”的主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在会议上指出,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配合三峡工程开展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目的、对一个相对独立地理单元的文物古迹,进行科学、系统和彻底抢救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

10多年来,我省文物工作者圆满完成了三峡文物保护全部规划任务,共出土了自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陶器、玉器、巴蜀文化铜器、唐宋时期的瓷器等珍贵文物5000多件、重要文物标本6万多件,系统廓清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特别是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巴东旧县坪遗址的发掘,第一次全面清晰地展示了宋代县城的布局,是中国城镇考古学研究的新突破。


长江商报(记者周婵 通讯员 杜玉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