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填海造地导致岛屿加速消失

小岛也是要保护的领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蒋高明预言,如果作为屏障的小岛都消失了,沿海湿地更容易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重要鱼类的洄游,甚至引发赤潮、洪灾和海啸。

菲律宾南部某度假胜地的市长贾彭佳(Jabonga)发现,随着岛屿的消失,原来只有20%湖水和海水倒灌,现在海水倒灌情况已严重到80%以上,波及当地的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种植业。

以“围海造田”闻名的荷兰,也不得不将已经围起来的土地“还淤还湿”,明白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不能因为过多的人为干扰而破坏。

岛屿消失还是涉及国家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岛礁,也可获得15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新加坡)面积的领海,以及4600 多平方公里的毗连区 ,甚至还可获得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四倍)面积的专属经济区。

正因如此,从1987年1月起,日本就耗资300亿日元(1日元约合0.08元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对太平洋海域的一处环礁——冲之鸟礁(日本人称为冲之鸟岛)“加固”,并“投资”8亿日元加装钛合金防护网。实际上,这处环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人已经以此提出了南太平洋大陆架的延伸申请,2009年9月11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表示已经着手处理这项申请。中国则向联合国正式提交了反对意见。“加固”工程完工以后,日本的相关“维修”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

在这处存在很大争议的环礁上,日本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因为他们认为冲之鸟礁对于自己获得专属经济区非常重要。由于“维修”负担沉重,建设省在1999年决定,“管理”资金全部由国库负责,将“冲之鸟岛”作为建设省直辖“管理”的海岸,因此“冲之鸟岛”虽然在名义上“隶属”东京都地方,实际则在日本政府直接的事实“管理”之下。

直到今天,日本还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在偏远的太平洋小岛上养殖珊瑚,其中许多岛屿都是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日本希望这些投入未来能换回巨额回报,谁也不能忽视此海域盛产的鱼类、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当然,它们还毗邻重要的航道。

据资料显示,中国南海海域可供开采的石油储量相当于全球的12%,堪称“第二个波斯湾”,此外,还有数量惊人天然气和“可燃冰”资源。

相反,在《海岛保护法》未出台前,中国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一直无法可依,因而出现私人占用、出租海岛和出让、转让海岛使用权的现象,而在这种现象里面往往渗透着诸多利益相关部门的纠结——有利益就越权,没利益就弃权——进退两易。

岛屿上无序的开发造成人为破坏,如开山炸石、破坏周边环境等造成海岛消失。破坏也不限于岛体本身,作为岛屿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珊瑚礁、红树林资源一样受到污染威胁。如今在亚龙湾,珊瑚礁50%已经遭到破坏。

此外,比这更严重的是,由于南海绝大多数岛屿属于无人居住岛,大部分岛屿上并没有实物标志,以至于其他国家趁机非法侵占。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中国南沙群岛共有约40多个岛礁被其他国家非法侵占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其中越南近年来每年在中国南沙地区开采的石油就达3000万吨。

反观其他国家对岛屿的态度:在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为11平方公里的小岛,现今已快被海水淹没,只有几块突兀的石头还在海平面以上。日本有关人士表示,这里马上将用钢筋水凝土浇灌,使之大部分面积还在海平面以上,进而养殖珊瑚,利用珊瑚的作用将这个小岛保留下来。相关人士称:“这样的小岛还很多,需要一个个的保护,这也是日本的领土。”


世界博览杂志 宋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