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战国墓葬出土皮质甲胄价值或超金缕玉衣

精美的宝剑,剑鞘完整,剑柄清晰可见包裹物。

宝剑精美无损或可吹毛断发

13日16时许,此前在南墓外藏室北侧发现疑似宝剑匣的东西被取出,打开一看:一把品相精美、保存完好的战国宝剑赫然出现。整个考古发掘现场也因此沸腾。

让现场所有人惊叹的是,在经历2000多年后,存放宝剑的木质剑匣仅有少许破碎,轻拂去上面污泥,精美的花纹依稀可见。匣内的宝剑大约有40厘米长,有着完整的剑鞘,因此无法打开看见剑身,但是剑柄的饰纹非常清晰,不知什么材质的东西缠绕着剑柄,起到辅助拿握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铸件工艺非常发达,不仅历史上有很多名剑的传说,此前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历经千年依然锋利无比的战国宝剑。从现在这把剑的保存程度看,我觉得等清理结束后,这把宝剑一定能做到吹毛断发。”李德文告诉记者。

目前在文物市场上,一把品相完好的普通战国青铜剑价值过百万,如果此次战国墓考古发掘最终能够确定墓主人身份,而且又是历史上重要人物的话,这把宝剑将又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国宝。

六山镜堪称国宝级文物

截至13日下午,六安市文物局已经完成北墓外藏室全部文物的清理工作、南墓外藏室部分文物也被清理取出,等待运回室内进一步整理。

经过统计,北墓外藏室出土了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其中最为贵重的应该是一件直径达到27厘米的青铜六山镜,该镜因其背面有连贯式的六个“山”字形菱纹,而被称为六山镜,是战国时期青铜镜中少见的名品。考古专家表示,该镜在安徽省内是首次发现,全国也罕有匹敌,算得上国宝级文物。

六安市文物局现场指挥汪欣队长告诉记者,北墓的发掘整理到此将暂告一段落,整个棺椁将会整体吊运到室内再进行开棺等发掘整理工作,“这也是为了在室内可控和无干扰的条件下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