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物展示了系统的人类骨骼改造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物展示了系统的人类骨骼改造

带有两个穿孔和高度抛光的人类头骨。来源:Sawada等人,2025

(蜘蛛网eeook.com)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Sandee Oster):泽田博士和他的同事最近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调查了183块人类骨骼,其中52块被发现是工作过的人类骨骼,所有这些骨骼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大约在5300-4500年前出现在中国南方的长江三角洲。该文化以现代良渚遗址命名,代表了中国古代最早、最大的城墙城市社会之一。

城市遗址通常被大型围墙和护城河包围。此外,城市遗址修建了水坝、运河、祭坛、宫殿、作坊和墓地,所有这些都表明了高度的社会分层。

然而,泽田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人类骨骼修饰的独特现象感兴趣。

这些人类骨骼通常被丢弃在良渚文化的运河和护城河中,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已知的人类骨骼改造实例。

泽田博士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良渚文化之后的考古材料直接延续了这种做法。然而,……我们确实在中国后来发现了不同的死者处理方式,比如颅骨埋葬的习俗。”

由于文化没有文字记载,梁柱文化的骨骼、宗教信仰体系和领袖的意义尚不清楚。

大多数工作骨可分为头骨杯、面具状面部头骨、小板状头骨碎片、有后穿孔的头骨、下颌基部扁平的下颌骨和有工作痕迹的四肢骨。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物展示了系统的人类骨骼改造

面具状面部颅骨(B型)。比例尺为5厘米。来源:《科学报告》(2025)。DOI:10.1038/41598-025-15673-7

泽田博士及其同事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多数骨骼似乎没有特定的年龄或性别偏好,有些骨骼来自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此外,还发现男性和女性都接受了骨加工。

他们没有看到的差异是骨骼病理学,表明营养健康状况不佳,可能是由于这些人属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在许多文化中,工作过的人类骨骼是工人和工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结果,与亲属关系和冲突有关。

然而,缺乏暴力和切割痕迹的迹象表明,这些经过加工的骨头不太可能是在暴力事件中获得的,可能与战争或敌意有关。

此外,在作为良渚作坊的钟家岗发现了许多这样的骨头,这可能表明这些骨头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结果。

缺乏切割痕迹进一步表明,这些痕迹不是通过肢解获得的,而是在死者软组织分解后收集的。此后,骨头被加工了。

有趣的是,这些工作过的骨头中的大多数似乎都没有完成,大约80%,显然是故意丢弃在护城河的运河中的。

这种对待死者的方式与以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以前的情况下,规模较小的社区通常会在正式的埋葬环境中埋葬死者。这可能与这些早期社会中更紧密的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关。

然而,随着规模更大、知名度更低的良渚文化的出现,社会纽带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泽田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城市化可能改变了生者对死者的看法,尤其是那些在直系亲属网络之外的人。

这些经过加工的人类骨骼可能被视为“其他”,因此没有得到同样的纪念和祖先崇拜。未完成的骨骼比例很高,这表明这些遗骸可能不是稀有或象征性的特权材料,而是在匿名死亡已经司空见惯的社会中更容易获得的资源。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 新石器时代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