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东“休渔放生节”
全国规模最大临海放生平台昨揭幕
南海放生台成海陵岛旅游文化标志性建筑
昨日上午,在南海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暨第三届广东休渔放生节主题活动开幕式后,全国规模最大的临海放生平台正式启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亲自为它揭开了红盖头。
南海放生台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渡假区———闸坡大角湾东部的小港湾区域,背靠大角嘴,面临南海,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近,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南海放生台项目总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面积54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面积4200平方米,该工程2009年12月动工,今年5月建成交付使用。
记者在南海放生台看到,放生台呈圆弧形设计,从高处一级一级沿阶而下,直至海边,人们在此拾级而下可直接亲近海洋,设计标高根据该处水文资料既亲水又能保证安全。
放生台设放生文化商业设施,上层的核心位置设有一个储鱼池,所有放生的鱼类可在此暂时饲养,十二生肖兽首石刻柱高高耸立,六条放生槽井然有序地环型而建。
南海放生台文化览胜景区除了承办广东“休渔放生节”等重大活动外,还将成为游客观海游览和开展放生活动的好去处,也将成为海陵岛旅游文化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游客到该景区,可以购买鱼苗,并按照自己的生肖,在对应的生肖石刻及放生滑道放生。此外,该项目还配套建设啤酒广场,游客在夜赏海景时,可以一边和朋友借酒欢歌,一边享受海风拂面、波涛拍岸的快意。
有关专家指出,放生台设置,是综合考虑附近水域环境质量、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后而建设的,较一般地方放生更加有安全保障,成功放生把握更大;另一方面,放生台附近会有执法管理,防止上游放生,下游打捞的事件发生,放生生物成活概率大许多。
■链接
广东有了放生协会
在“广东休渔放生节”活动进入第三年后,广东有了自己的放生协会。昨日,在放生活动仪式上,广东放生协会也正式揭幕。
广东放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健生表示,成立放生协会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务实行动。“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的迅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海洋生物资源遭受破坏,加大增殖放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成了一个必然要求。”他说,“连续两届广东‘休渔放生节’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纷纷要求参加放生活动。广东放生协会正是顺应这种社会需求,随缘应运而生。”
据了解,广东放生协会的基本宗旨是发动社会力量,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放生,拯救珍稀濒危野生物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资源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取科学指导,进一步规范生物放生行为,促进科学放生、安全放生、高效放生。
广东放生协会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坚表示,放生协会成立后,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发动和组织民间力量开展放生活动,对政府行为进行积极的配合和主动的补充;二是为社会各界参与放生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三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放生活动进行指导,实现科学、安全和高效放生;四是通过放生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行善积德优良传统,形成放生文化,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理念、生存理念和生活理念。
南方日报 记者 苏稻香 通讯员 郭兴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