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捕捉“宇宙中最古老的光”

  我是多么想知道宇宙最初的模样

  陶伯并没有多大摘取“瑞典金牌”的信心,“宇宙微波背景领域的实验已经两次拿到诺贝尔奖了,我们想要拿到第3块,可能性并不大。”

  在这个领域中从来不缺少充满竞争力的实验,无数的科学家与他们的探测器一起,用尽一生力量寻找“宇宙的第一束光”。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出生于美国宇航局,并于1989年发射,这颗了不起的探测器为COBE首席科学家乔治·斯穆特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01年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在精确度上更胜一筹,它的灵敏度和角分辨率分别是COBE的45倍和33倍。

  但是,9年前就开始工作的WMAP并没能解决有关宇宙起源最本质的问题,据说,“理论物理学家之间的争论永无休止,WMAP的数据几乎已经被榨干了”。

  现在,科学界将希望赋予普朗克,它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扫描到95%的天空。

  “如果没有对比,你很难顺利地找到大爆炸后残留在宇宙中的微波辐射。”斯穆特也看好远在太空的普朗克,因为对比恰恰是这个敏感的探测器的长项,它将扫描天空中电磁光谱的9个波段,其中包括了伽玛射线、可见光、无线电波等一切可能的辐射。

  只是,陶伯承认,敏感的普朗克如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仍然没有被校准到需要的精确度。尽管这张令人震撼的地图收集到了比WMAP多达15倍的信息,但眼下,它并不能为充满火药味的学术争辩提供停战根据。

  银河系是这张地图中最灿烂的部分,但真正的科学研究必须从“剔除银河系”开始。只有将闪亮的银河系从地图中“清除干净”,那些由铁红色和橙色斑点组成的暗淡背景才是在整个宇宙中充斥着的“光的最原始的化石”。

  “将我们最感兴趣的光留下,让其他光消失,这才是整个任务中最艰难的一部分。”陶伯说。这个巨大的工程已经耗资6亿欧元(接近53亿元人民币),“但现在还没有到庆祝的时刻,想要获得最终的图片,我们还只是刚刚起航。”

  而在遥远的中国,研究者们更关心,欧洲航天局会选在何时公布由普朗克捕捉到的宇宙间的数据信息。欧航局目前已经画好了时间表,“我们将在2011年的1月为天文学家公布一部分数据,而宇宙学家所需要的更完整的数据,则要等到2012年年末。”

  “这张照片只是对普朗克最终成果的一瞥。我们并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黄金理想国的大门。”显然,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在期待最终结果出现的一刻,陶伯也是一样,“你知道,我是多么想要知道宇宙最初的模样。”

  就在这位已经陪伴这个项目整整17年的科学家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块头”普朗克从未停止工作。它仍在遥远的太空独自旅行,捕捉着宇宙中最古老、最微弱的光芒。


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