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英仙座流星雨

天文爱好者观测英仙座流星雨

继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爱好者2009年夏天又有幸目睹另一场耀眼的“星空大戏”,即一年一度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达到高峰。

由于此次流星雨量颇大,因此不用任何特殊观测器材,用肉眼便可观看到英仙座流星雨的奇观。

此次英仙座流星雨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恰好穿过流星雨母体彗星斯威夫特-塔特尔(Swift-Tuttle)后方的浓密尘埃带。在英国,8月12日晚上直至8月13日凌晨为最佳观看时段。

专家建议,观测者不妨躺下或者在躺椅上进行观看,以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与此同时,以保护自然与历史遗迹的慈善机构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The National Trust)也在网上公布指南,列出英格兰和威尔士七处观看流星雨的最佳地点,其中包括沿海观测点、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

“观测马拉松”

由于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砂砾”与地球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并燃烧发光,通常就形成了光束划过天空的美景。

英仙座流星雨的得名是因为以英仙座伽马星附近为辐射点出现的流星雨。

不过天文学家表示,由于受下弦月的影响,实际观测情况受到月光干扰。特别是英格兰南部地区多云,让不少天文爱好者留下遗憾。

国家信托基金会的乔·柏根(Jo Burgon)表示,城镇的光污染这些年来越来越严重,因此这次流星雨也让人们有机会前往乡村野外欣赏夜空的美景。

此外,正在成长中的大批天文爱好者热情高涨地在Twitter上设立了“流星雨观测”(Meteorwatch)网页,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即时分享流星雨的壮观图片。

这场48小时Twitter“流星雨观测马拉松”也是2009国际天文年活动的一部分。

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环日运行周期为130年,上一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爆发在1992年。

2009年英仙座流星雨

怀特岛居民S J Griffiths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汉普郡居民Steve Elliott在月亮升起之前拍下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美国SKnoopables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美国Jared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伦敦居民Bill Pinnell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美国网友Steve Gifford运用特殊曝光技术拍摄的英仙座流星雨照片

天文迷携带高倍数望远镜、照相机和手提电脑等各种装备,观察并记录英仙座流星雨。

BBC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流星雨 英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