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鲨在热带东太平洋国际水域的迁徙破纪录

丝鲨在热带东太平洋国际水域的迁徙破纪录

与一条丝鲨亲密接触。图片来源:Pelayo Salinas de León

(蜘蛛网eeook.com)据拯救海洋基金会: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了丝鲨(Carcharhinus faliformis)有史以来最广泛的迁徙,揭示了对这种严重过度捕捞物种行为的重要见解,并强调迫切需要国际合作管理措施来防止种群进一步减少。

这项研究是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CDF)的研究人员与佛罗里达州新东南大学的盖伊·哈维研究所(GHRI)和拯救我们的海洋基金会鲨鱼研究中心(SOSF-SRC)以及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管理局(GNPD)合作进行的。

2021年7月,这条成年雌性丝鲨在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北部的沃尔夫岛附近被一个鳍式卫星发射器标记,很快就踏上了546天27666公里的漫长旅程。

这场史诗般的航行,相当于从一个海岸到另一个海岸大约四次穿越美国,包括两次重要的向西迁徙(中途到达夏威夷),从标记点延伸至4755公里的国际水域,这些水域的捕鱼压力很大,监管也很小。

这项研究将之前的迁徙记录打破了近六倍,表明鲨鱼在远远超出国家管辖范围的开阔海洋中的广泛使用,表明迫切需要制定法规来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丝鲨在热带东太平洋国际水域的迁徙破纪录

海洋旅行者。根据“精灵”在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狼岛的标记位置,使用鳍式SPOT标记,追踪546天,估计其位置。来源:拯救海洋基金会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鲨鱼生态学项目的联合首席研究员Pelayo Salinas de León博士指出,“了解丝鲨和其他受威胁的远洋鲨鱼的迁徙途径,对于制定有效的管理战略,扭转全球种群持续下降的趋势至关重要。

“鲨鱼已经在世界海洋中漫游了数亿年,我们人类在纸上建立的地图边界对它们来说毫无意义。它们在捕捞量大的国际水域的长时间迁徙使它们面临重大风险,这突出表明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全球应对措施,以确保这一高度威胁物种的生存。”

丝鲨由于生长缓慢、成熟较晚以及全球鱼翅贸易的高需求,特别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它们被列为易危物种,是手工和工业渔业中最常捕获的鲨鱼之一,也是CDF和其他组织的优先保护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精灵号99%以上的追踪时间都发生在西部和南部的国际水域内,远离厄瓜多尔管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周围专属经济区,这突出了在保护这些长途旅行的海洋鲨鱼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迫切需要。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良好的位置分辨率获得鲨鱼的踪迹充其量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追踪Genie 1.5年,揭示出出乎意料的一致、重复的远距离旅行路径,远远超出了国家管理和当前的海洋保护区。

SOSF-SRC和GHRI的合著者Mahmood Shivji博士补充道:“这一发现呼吁所有参与海洋保护和渔业管理的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共同保护这些标志性物种及其栖息的海洋生态系统。”。

这篇发表在《鱼类生物学杂志》上的文章至关重要地提醒我们,我们的全球海洋环境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所需的集体行动是相互关联的。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丝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