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海进发

第一章 深海放出“返回式卫星”

作为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发展中国家,深海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已在深海运载器研制方面迈出了宝贵的探索步伐,其中多种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被国外视为我国在深海成功放出“返回卫星”。

2010年“蛟龙”号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引发了国人对我国海洋开发技术的极大关注。但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水下机器人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在徐芑南眼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沈自所)原所长蒋新松院士就是其中的一名战略科学家。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蒋新松前瞻性地考虑到海洋是一个广阔的应用领域,大胆地提出了水下机器人在海洋领域应用构想。1985年12月,在中科院的支援下,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首航成功。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

在这不久,“水下机器人”就成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重点项目,从此奏响了我国深海运载器研发的序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沈自所研究员封锡盛回忆说,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工作深度仅为300米。在863计划精心组织下,蒋新松带领中科院沈自所于1994年成功研制“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AUV)。它工作深度达到1000米,并且甩掉了与母船间联系的电缆,实现了从有缆向无缆的飞跃。

封锡盛介绍说,在成功研制1000米水下机器人后,蒋新松又瞄准了当时国际上先进的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技术。随后蒋新松领导的“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成为863计划机器人主题的重点项目。

当年56岁的徐芑南被任命为“CR-01”水下机器人总设计师。1995年发生在南太平洋海域的一幕,至今仍然印刻在这位“CR-01”总设计师的脑海中。

1995年8月,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中国“大洋1号”考察船停泊在夏威夷以东1000海里的海面上,5000吨的考察船就像一片树叶似地,时而被海浪推上波峰,时而又抛到波谷。考察船上的人们忍受着摄氏40度的高温,站在摇晃的甲板上俯视着海面,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寻找着什么。

“看!上来了”,有人喊道。顺着手指的方向,一个貌似鱼雷的家伙浮出了水面,这正是考察船上的人们急切盼望的我国第一台6000米水下机器人“CR-01”,它刚完成水下考察作业返回海面。

据徐芑南回忆,“CR-01”从1992年6月起开始研制,1995年成功研制出了样机,并赴太平洋进行了深海资源考察实验。随后,又进行了两年的工程化研究,并于1997年再赴太平洋进行了深海资源探测,获得了大量的深海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成功为我国争得了对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丰富的7.5万平方公里海域优先开采权起了积极推进作用,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尽管已经过去10多年,徐芑南仍对“CR-01”各项性能了如指掌。“它是一套能按预定航线航行的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系统,可以在6000米水下进行摄像、拍照,并能自动记录各种检测数据及其相应的坐标位置,可用于海底地质地矿探测、水文测量、海底沉物探测定位。”

“CR-01”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6000米级水下机器人的国家,它被国外视为 “中国在深海放出的第一颗海底返回卫星”。

在徐芑南看来,“水下机器人和载人潜水器的关系,就像卫星和飞船的关系一样。有了卫星发射的经验,载人飞船才成为可能。”6000米水下机器人这个“海底返回卫星”,使我国在深海运载器研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研制队伍也得到了锻炼,这些都为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这个“海底飞船”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