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海进发

“蛟龙”号将五星红旗插在3757米深海海底。图片由中国大洋协会提供

2010年7月12日,中国南海海域。

我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现场。

“布放潜水器!”随着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的一声令下,顿时机械声轰鸣,“蛟龙”号在“向阳红09”母船A字架的吊放下,逐渐沉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调试,“蛟龙”号以每分钟37米的速度缓缓下潜。

一小时后,“蛟龙”号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并抛掉载重物,以零浮力附着在海底。通过机械手,“蛟龙”号潜航员叶聪相继把一面五星红旗和寓意中国载人深潜成功的龙宫标志物,布放到了3757米的海底。

此时叶聪深知,在这一刻,“蛟龙”号为中国载人深潜事业赢得了荣耀与辉煌。

一个多月后的8月26日,国家科技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世界宣告我国863计划重大成果——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级海试取得成功,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至此,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可下五洋捉鳖”,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描绘的这一瑰丽梦想,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深海飘扬,终于在这一天成为现实。

外媒热评纷至沓来:“蛟龙”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海洋技术强国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次行动已经远远超越了海底探索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与将宇航员送往太空一样,最大设计深度为7000米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入海”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今世界,深海载人深潜器是海洋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力量的体现。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海底区域竞争中,“蛟龙”号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纪录,极大地增强了我国走向深海的决心,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振奋。

在为“蛟龙”号欢庆的人群中,一位74岁的老人颇为引人注目。他就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中船重工702所(以下简称702所)研究员徐芑南。搞了一辈子潜水器研制的他,终于盼到了中国深海运载器创造历史的这一天。

从上世纪末期的1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和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再到如今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20多年来徐芑南参与了我国多种深海运载器研制的每一个重要阶段,见证了我国深海运载器从“浅蓝”迈向“深蓝”过程中走过的每一步坚实印记。

在徐芑南看来,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这是中国深海运载器研制厚积薄发、长年累积的结果。从“浅蓝”迈向“深蓝”,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却凝聚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863计划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科技界和海洋界20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