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海进发

第三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尽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经历了水池模拟试验阶段,但它能否经得住复杂多变的深海海底环境的考验,海上试验是最有效的“试金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蛟龙”号各项性能才能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跨越式发展才具备坚实的基础。

冒险精神背后的科学决策

2009年8月,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立项支持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上试验工作正式展开。

在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看来,“蛟龙”号研制历经6年,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小步”,最大的挑战——海试才刚刚开始,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海上试验难在哪?刘峰一口气说了“四难”:一是经验不足,连到国外深海潜水器上参观都很困难;二是涉及众多部门单位、技术领域,协调起来不容易;三是海试期间恶劣的天气和海况,接二连三的台风、风暴,还有时不时“光临”的西南季风;四是参与试验的母船“向阳红09”船龄长,噪音大,后甲板太高,对海试工作影响很大。

尽管如此,海试出航前,刘峰代表参试队伍立下铮铮誓言:海试团队将“尊重科学、依靠专家,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科学的决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去迎接一切挑战。”

参与“蛟龙”号海试工作的人,每天都在与烈日抗争,与台风周旋,与时间赛跑。

在2009年75天的海试过程中,“蛟龙”号遇到4次台风,2次热带风暴,2次热带低压和1次局地强对流;2010年持续强劲的西南季风,又困扰着“蛟龙”号。难以捉摸的天气和海况考验着刘峰和海上指挥部的智慧。

为了更好地保证海上试验决策的科学和严谨,科技部还专门成立了由10名专家组成的海试和技术改进技术咨询专家组,对海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只有科学决策,才能抓住非常有限的海试时机;只有有序协作,利用集体的智慧才能保证决策万无一失。”作为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对此深有感触。

2010年海试,原计划到B1海区(300米)试验,下潜了几次,试验还算顺利。但是,6月14日之后,强劲的西南季风来临,风力达到6级,海试对海况的要求是4级以下。参试人员暂时回到三亚避风。天气预报显示,西南季风在B1海区至少要维持10天左右。刘峰认为,如果继续等下去,大家肯定会产生急躁情绪;如果打道回府,人心必散;如果去B1海试,则冒极大的风险。

“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我们绝不是赌徒,任何决策必须科学而严谨。”刘峰深知这一点。按照原定计划,B1海试之后是去D2海试点(3000米海深)。根据天气预报,当时D2区海况较好,于是他召集海试现场指挥部开会认真研究,集思广益,最后果断作出决策,先去D2区海试。

经过缜密安排,参试人员在D2海试点分别顺利完成了2067米、2104米、3039米的下潜试验。之后,B1海况已经满足试验条件,刘峰又坚持把队伍带回B1海试点,把没做的两次试验都补做了。

最后,队伍再次回到D2全面超额完成了预定的试验任务,并成功下潜到3759米。

在短短11个月内,我国载人深潜试验完成了从零到3700米水深的跨越。刘峰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海试团队严谨求实的协作精神和决策判断能力,也体现了我们尊重知识、依靠专家的科学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