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海进发

37次海试叩开通往深海大门

海试就是不断检测与改进潜水器性能的过程。“蛟龙”号早期并非完美,正是在一次次下潜到深海的实验过程中,“蛟龙”号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才能浮出水面。

2009年8月15日至24日50米级海试时,由于水声通信一直不能建立,海试母船无法找到潜水器。

载人潜器副总设计师朱敏带领团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发现由于母船“向阳红09”是一条有30年航龄的老船,噪音非常大,同时50米海区水深太浅,无法拉开和母船的距离,因而对水声通信系统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朱敏和研制团队随后对水声接受关键器件进行了性能改进,压制母船噪声,提高水声通信系统抗噪能力,在随后的300米、1000米、3000米海试阶段,水声通信性能一直表现优异。

作为海试现场故障排除的直接组织者,载人潜器副总师胡震坚持对发现的问题“穷追猛打”。在D2海区大深度下潜试验中,接地绝缘检测值异常问题一直困扰着试验队伍。为了把时隐时现的接地检测报警源头逼出“水面”,胡震凭借对潜水器内部结构的熟悉和性能的掌握,在保证安全提前下,指导“蛟龙”号潜航员叶聪和其他两名试航员,“故意”延长在海底作业的时间,坚持下潜到2700米,直到最后找出“元凶”,才抛弃压载开始上浮。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水池模拟试验中不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能够在深海环境中充分暴露出来。”胡震解释说,“这样才能在地面上对问题和缺陷进行改进和完善。”

布放回收“蛟龙”号的水面支持系统副总师余建勋对此体会很深。“设备研制完成,仅仅是个开始,只有在海试中经受住实战的磨练,才是真正的成功。”面对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的载人潜器收放作业,在迄今总共37次下潜中,他亲自操作A形架作业32次,多次面对不良海情和设备故障的严峻考验,最终将作业海况一步步从2级提高到近5级的水平。

事实上,自海上试验开展以来,一个核心理念在海试团队每个人心中扎根:海试从来不怕暴露问题和缺陷,因为对上一次深潜暴露问题加以改进,就是下一次更大深度深潜的安全保障。怕就怕缺陷在前一次的海试中不能充分暴露,从而影响更大深度的深潜安全。

中国载人深潜从无到有,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历练了37次,才一一解决了下潜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正是这37次海上试验,逐步验证了潜水器的各种设计性能,提高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含金量”。可以说,在一步步叩开我国载人潜水器通向更大深度的大门,最终创下3759米的深潜记录的过程中,海上试验可谓“功不可没”。

对此,海试技术咨询专家组在一份海试会议纪要里赫然写道:组织正规、管理规范、程序严谨、方法科学的海上试验让海洋科技界及其管理部门重新认识了海试环节对于海洋装备研发的意义,即海试是研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简单的验收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意义远超海试本身所取得的成果。

尾声 期待新辉煌

“3000米海上试验充分验证了潜水器的功能和各项技术指针,达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的目的。这为今年即将进行的5000米级海试以及今后更大深度的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谈及3000米海试时,刘峰却把目光盯在了下一次更大深度的载人深潜目标上。

在驾驶“蛟龙”号第一次突破3000米时,潜航员叶聪在日记中写道:“3000米,仅仅是一个数字;试航员,仅仅是一个岗位;只有在深海载人潜器海试这个大系统灵活熟练的运作才是成功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决心在下一次下潜中向更大深度发起挑战!”这不仅是叶聪的心声,更是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全体人员的心声。

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总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支撑。在徐芑南看来,中国载人深潜这项事业也不例外。他认为,“蛟龙”号全体参与人员在研制和海试过程中形成的“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激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于载人深潜这项造福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已是花甲之年的徐芑南因为身体的原因,将不能像往常一样亲临今后更大深度的深潜海试现场,不过他对此并没有感到遗憾。“我已经老了,现在需要年轻人顶上来。虽然以后去不了海试现场,但我对队伍中的年轻人很放心。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中国载人深潜队伍已经发展壮大,这支队伍已经完全具备了技术研发、科学决策、安全高效展开海试工作的能力。”说到这,徐芑南语气轻松,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他轻松的笑容里我们分明能看到中国载人深潜事业薪火相传的美好未来。


科技日报 王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