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西北大学刘璠执着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披荆斩棘,西北大学刘璠执着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披荆斩棘,西北大学刘璠执着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披荆斩棘,西北大学刘璠执着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披荆斩棘,西北大学刘璠执着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蜘蛛网eeook.com报道)据西北大学:一作发表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科普文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次在地质年会等专业性国际会议中作报告……

她就是2021届“陕西省优秀毕业生”、西北大学“紫藤奖”获得者,同时也是西北大学2021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后——刘璠。笃志不倦,她于实验室中潜心研究,在特异埋藏化石库中探寻数亿年前无脊椎动物的奥秘。

结缘西大:“地质是兴趣所在”

出于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野外科考的向往,在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时,刘璠毅然选择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并在2016年以西北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

硕士阶段再次选择研究方向时,被化石吸引了目光的她选择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在2017年通过春季考核后,刘璠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在张志飞教授的指导下对寒武纪早期软舌螺等化石进行研究。

刚升入研究生时,刘璠是迷茫的,学会拍摄化石是她面临的第一门“必修课”。她分享道:“拍摄的照片将作为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数据支撑和证据,因此必须要把化石特征、结构拍摄得非常清楚。但古生物化石起伏较大,拍摄角度、拍摄光线都会影响成片效果。”

一开始,刘璠大概拍摄了1000多块的化石,但仍难得要领。经过长期的拍摄练习以及对化石结构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解,她终于掌握化石拍摄的诀窍,明白了“拍什么”和“如何拍”。对于研究内容的专注与认真,也帮助她在后续更踏实地走好科研路。

潜心科研,推广趣味科普知识

刘璠研究的内容,主要以寒武系第二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保存的软舌螺为主线,针对寒武纪早期的软舌螺解剖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至今,她共发表10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高水平论文,3篇SCI分别发表于国际专业科学杂志(包括Nation Science Review、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Historical Biology),2篇中文科学论文分别发表于EI《科学通报》及核心期刊《古生物学报》。

第一次投稿SCI,对于刘璠来说是一段艰辛的经历。文章投给杂志社后,几次返回修改,最后仍被拒稿。“失败的经历”让刘璠很受挫。但她没有放弃,调整心态,修改论文并重新投稿,最后终于被顺利接收。第一篇SCI从投稿到接收耗时近两年,“首次投稿的经历太难忘了,真的锻炼了我的心智。科学研究的道路就是需要一直验证和反复验证。”刘璠说。

在科研之余,刘璠撰写了4篇科普文章介绍软舌螺,其中2篇发布在古生物科普公众号上,2篇发表于《生物进化》科普杂志中。在她看来,科普就是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众去接受、去了解地质相关研究。

“仅仅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做研究,很多人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但如果以趣味科普的形式,大家就会想了解我们究竟在研究什么。我们现在每做一个研究后进行科普,也是期待能够让大家了解,原来远古时期还有很多‘神秘惊喜’的其他小动物。”刘璠说。

此外,刘璠多次参加第五届地质年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进行学术成果的汇报。在学术会议上,不仅仅要讲清楚所发表的文章,还要阅读大量文献,清晰表达观点的同时使文章结论站得住脚。她说,“不论是开什么会,只要能把观点顺畅地讲述出来,就是很好的表现。”有时在报告会议上,学者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会给刘璠以启发,让她有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去探索研究动物的不同方向。

寻找化石的过程就像“拆盲盒”

“野外实践是地质人学习地质的基础,只有去亲自踏勘,亲眼看到岩石、岩层序列,亲眼看到化石,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研究。”地质学系每年会开展许多野外地质实践活动,这让本身就喜欢大自然的刘璠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本科期间,刘璠就先后去了秦皇岛、巢湖、陕南等地进行踏勘和样品采集。

每次出野外,地质人都要背上地质锤、罗盘、测绳等重重的踏勘工具。野外实践很辛苦,但每当有所收获时,这份辛苦都会被兴奋、喜悦所冲淡。寻找化石的过程就是探索地球曾经发生的故事,一锤子下去揭示了远古神秘未知却异彩纷呈的世界。

对于野外勘探的位置选择,刘璠解释道:“我们一般会根据前人的地层记录去选择勘探地区,当发现化石碎片的时候,导师就会让研究生课题组的学生轮流采集化石。”

野外也常常遇见危险。在一次野外勘探中,正在敲击岩石样品的刘璠突然发现一条蛇从身前掠过。尽管偶尔也会碰见蛇、毒虫等野外昆虫动物,但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刘璠的勇气和防御经验也大大增加。她说:“我们出野外会带一些药品,其次就是穿长袖长裤、戴帽子。实践次数多了,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交流学习,对古生物有了深刻的认识

2019年-2021年间,刘璠先后获得导师项目、地质系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交流学习。

在去瑞典求学前,刘璠将自己研究所需的化石和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方便与外方导师进行科研交流。国外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国内存在差异,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来自导师的督促变少,研究的推进更靠自觉性。在学习的同时,刘璠也积极适应着国外的工作生活和文化,与馆内的工作人员相处融洽。

除了与外导进行学术上的交流研究,野外采集化石扩充样品库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瑞典北部阿比斯库进行的地质科考给刘璠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科考地点偏僻荒凉,每天徒步爬山约13公里,他们还需要自己烧水、做饭、搭帐篷。刘璠说:“地质勘探非常辛苦,但是也很充实。”

在18个月的交流学习中,刘璠与瑞典自然博物馆的导师、专家学者围绕国外采集的生物化石合作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也让她对于古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学习之路,就是‘披荆斩棘’。对于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我非常感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所创造的平台以及对学生国际交流的大力支持,感谢国家CSC为在读博士生提供出国联培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国际专业研究团队交流,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志飞教授的指导、支持和鼓励,以及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的老师们早期对于化石的辛勤寻找、挖掘工作,使我在科研学习中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而言之,没有这些‘王者’带不动我这个‘青铜’。”刘璠笑着说。

刘璠现已进入西北大学博士后站点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她选择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为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延伸扩展并深入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与沉积环境等其他的地质学科研究方向结合,继续探索寒武纪的神秘海洋动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寒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