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原画家——赵闯
古生物复原画家——赵闯的复原图
论文堆里“泡”
出个“古生物通”
“古生物复原是个绝对严谨的细活儿”
如今,赵闯做古生物复原画可谓得心应手、风生水起,但他也坦言,这其实是件“苦差”,要不是自己的热爱,绝对坚持不下去。“这种苦并不是工作劳累,而是因为一开始我只会画,而对于古生物的了解还很有限,所以作品容易出问题。”要复原一种古生物并非单纯凭空想象就成,需要的是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和详细的数据,而这就需要他研究各种专业古生物论文。“一开始啥都看不懂,急的我不行。看不懂专业数据,就画不出准确的古生物啊。”于是,为了完美自己的作品,只要是有关各个古生代的植物动物的论文,赵闯都开始攻关。终于,这个东北小伙子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总算是在论文堆里“泡”出来了门道和机关,基本上能按照论文或专业数据独立、完整地复原各种古生物。而他自己也由此成了一个人们眼中的“古生物通”。
“这是个要求精准的活儿,细到牙齿的颗数、鳞片的形状、角的细微倾斜角度、指垫的排列顺序等等,一点含糊不得。现在看看过去的一些作品经常会发现一些漏洞。”赵闯回忆说自己曾根据相关数据和照片资料做过一只霸王龙的复原图,后来有机会去诸城恐龙博物馆亲见了它的部分化石标本,才发现经过自己反复推敲的画面仍不免有失真的地方,“照片毕竟是一种平面的呈现,光线等因素很容易造成视觉误差,所以如果有条件一定是要实地参看一下化石标本。”
爱给电影“找茬”
不赞同自己很专业的说法
赵闯业余时间的一大爱好是看电影,尤其是看那些涉及古生物的影片时,他格外投入,还经常会挺较真的从中“找茬”。“影片中,经常会出现鸭嘴龙双脚行走的情景,人们头脑中还经常出现鸭嘴龙像袋鼠一样尾巴撑地的形象,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鸭嘴龙应为四脚行走,它的尾巴像大多数恐龙一样,为竖扁状,主要功能是用于平衡,也能用尾巴撑地,不过这只是一种瞬间性的姿态。草类出现比较晚,恐龙活跃期的树木主要是松树、银杏等,覆盖在地表的主要是苔藓和蕨类植物,所以如果以大片青草为背景显然是不真实的。”一旦找起“茬”来,原本比较内敛的赵闯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侏罗纪公园》那部电影里,也很多茬可找,比如,迅猛龙的形象是完全错误的,霸王龙的脖子其实很短……也不是故意找毛病了,习惯性的职业病吧。”赵闯不无羞涩地捋下滑落至眼角的头发说道。
对于别人称自己为古生物学专家,赵闯谦逊地摇头摆手,“虽然我现在在这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古生物复原图绘者和古生物学家也在致力于同一件事,但两者本质是不一样的。”赵闯表示自己只是将古生物专家告诉他的一些古生物数据转化成一种图像表达,科学依旧占了整个作品的七成,想象成分则占三成。“尽可能直观的向别人呈现一些东西是我的工作,但我绝不敢说自己在对科学上有什么贡献,‘专家’就更不敢当了。”在彻底投身这个行业前,赵闯也像很多大学生一样,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但对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如今,赵闯已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北京开了一个工作室,专门做古生物复原,兼做一些与恐龙相关的动漫。













